你知道医疗器械需要哪些技术吗?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确定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头等大事。据《今日美国医疗器械》近日报道,不久前,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数十位资深医疗器械专家组成专家组,综合分析国际市场现有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市场趋势,结合全球流行病学趋势等因素,总结出十大类“21世纪最值得开发的医疗器械”。

医用电子影像诊断仪

目前,医用电子影像诊断仪市场已经高度成熟。随着微电子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核磁共振(MRI)、b超等电子影像诊断技术将不断完善,其诊断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也将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具备生产CT机等高端电子影像诊断系统的能力,部分产品出口欧美市场。

在医用电子影像诊断仪中,一种名为“吞咽内窥镜”的新产品尤其受到专家的重视。它仅比胶囊稍大,可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以色列和英国的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并销售了这种内窥镜。

新型药物释放工具

近年来,国外新型给药装置市场发展迅速。这类产品包括胰岛素笔、无针注射器、透皮药膜、输液泵等。其中,胰岛素笔年销售额达数亿支。无针注射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胰岛素泵等“长寿”输液泵产品去年在美国市场销售了几十万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型药物释放装置的研发还有较大差距,急需迎头赶上。

分子诊断设备

近年来,分子诊断设备在国外发展迅速。此类产品包括生物传感器、蛋白质基因组分析仪、纳米技术诊断产品等。利用新开发的生物传感器和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可以开发出多种适合远程传输的新型医疗器械。例如,美国开发了一种袖珍电子仪器,可以贴在冠心病患者的胸部,24小时监测他们的心跳、血压和心电图。医生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拖着鼠标,总能知道病人是否有危险。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还可用于开发一种连续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仪器。这种产品已经在美国投放市场。蛋白质基因组分析仪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有肿瘤和遗传性疾病。

移动救护设备

由于交通设施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通越来越频繁。但有些患者在旅行时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在火车上或飞机上突发心脏病,尤其是房颤、心肌梗死等突发情况。此时急需使用移动救护设备进行救援。因此,欧美医疗器械专家认为,开发适合飞机、火车和野外使用的袖珍式呼吸机、房颤除颤器等小型便携式急救医疗器械是非常必要的。这类产品要小巧,操作方便,功能多样。

微创/无创手术器械

毋庸置疑,微创/无创医疗器械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微创医疗器械是血管支架。这类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即长效缓释药物支架。我国也研发并销售了国产血管支架,有些在性能上并不逊于国外同类产品,但价格却便宜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无创减肥手术器械的研发在国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据统计,全球肥胖人口总数已达6543.8+0亿,其中至少有654.38+00%需要进行减肥手术。这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机会。我国减肥手术器械的研发起步晚于欧美。

另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微创/无创手术器械是“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属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新产品,它完美地结合了电子成像技术、机械手和内窥镜技术。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水平。美国是这方面的领导者。因为我们国家有成熟的航天(导航)技术,在发展手术机器人方面有技术优势。

据报道,美国制造商已经开发并销售了多种手术机器人,包括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医院广泛使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上海的一家公司研发出了一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填补了我国手术机器人的空白。

生物芯片

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研发生物芯片,包括袖珍医用压力传感器、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有了这种医疗器械,只需要从病人身上取一滴血,就可以检测出他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尤其是肿瘤)。蛋白质芯片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是否有隐藏的致病基因。这类产品在国外的发展非常强劲,已经形成了年销售额十几亿美元的规模。我国在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技术上取得突破,相关产品已经问世。

无创探测器

这类产品在西方国家开发上市较早,新产品也很多。其中,结构相对简单的腕表式电子血压计率先上市。因为可以24小时监测血压波动,提醒患者及时服药,所以很受高血压患者的欢迎。国外厂商也推出了血糖检测手表。糖尿病患者只要戴在手腕上,就可以随时知道血糖的波动情况。

新型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也是西方国家制造商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型医疗器械,包括仿生假肢、仿生关节、生物水泥(骨水泥)、创伤用卫生材料等。这种产品将成为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产品之一。

仿生骨关节是由与骨基本成分相似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制成的人工骨关节产品,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成骨材料。在国外也称为“生物陶瓷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新型无菌伤口敷料(无菌敷料)也是国际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的产品。目前国外已开发出多种液体绷带、碳纤维绷带等无菌敷料。

植入式电子生物治疗仪

已经研发上市的植入式电子生物治疗仪主要有植入式人工耳蜗(耳蜗植入)、植入式尿失禁电刺激治疗仪、植入式癫痫治疗仪等。植入式电子生物治疗仪的关键部分是袖珍电脉冲发生器。它的体积通常只有一颗黄豆大小,能发出特定波长的电脉冲信号,刺激患者身体某一部位的神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比如国外研制的植入式膀胱电脉冲治疗仪,只有豌豆大小。它通过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信号来刺激膀胱神经,可以治疗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尿失禁症状。植入式人工耳蜗可以帮助失聪儿童恢复听力。此外,国外正在研制“植入式视神经电刺激器”。

远程医疗系统

远程医疗系统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医院诊断数据和可视图像的电子医疗仪器产品。利用远程信息技术,医学专家可以坐在大城市的医院里,指挥远程医院的医生给病人做手术。远程医疗系统在美国和欧洲(尤其是人口稀少的北欧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们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也大大降低了这些地区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