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这套系统具有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授时、报文、GPS广域差分等功能,已逐步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卫星和30颗非静止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属于第二代系统)。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内免费提供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授时精度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每秒。授权服务是为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整性信息。

中国计划2012年前后北斗系统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编辑本段]发展历程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北斗导航试验系统首次建成,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推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编辑此段]北斗导航卫星1号成功发射综述

2007年4月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第二个

2009年4月5日016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北斗)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建设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此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116次飞行。

第三个

2010,12年10月7日零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建设,计划陆续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前已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根据建设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首先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编辑此段】建设原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要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既要把系统建设好,又要把系统用好,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开发和应用将面向全球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2.自主。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3.兼容性。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和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的框架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与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和互操作,让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发展的成果。

4.进步性。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各阶段无缝对接。[编辑此段]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编辑此段]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每秒,授时精度1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整性信息。

为了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促进卫星定位、导航和授时的综合应用,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发展卫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