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发布新能源产品,引领“双碳”新未来

中联重科副总裁、总工程师傅凌表示:“中联重科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实现对环境影响最小、对人体健康和社会危害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目标,实现企业与客户、社会与环境的价值创造和* * *发展,最终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她透露,中联重科建立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等全方位绿色发展路径,实现R&D、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绿色化。

当天亮相的新产品有纯电动泵车、60米混合动力泵车、118吨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等。,涵盖起重机、泵车、搅拌车、高空作业平台、应急设备、挖掘机械、矿山机械、重型底盘等8大系列。产品采用纯电能、氢燃料电池和混合能源的组合。

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新能源设备,其明显优势是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然而,工程机械新能源产品因其“体积大”、动力需求大、应用条件复杂等特点,需要克服诸多难题。“通过创新研发,新能源产品实现了从高空作业平台‘小头’到矿用设备‘大头’的全覆盖。”该负责人表示。

以ZT118EV自卸车为例。该产品是中联重科打造的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载重75吨,是全球最大吨位的纯电动宽体自卸车。整车由两台电机串联驱动,动力不中断,峰值功率620 kW,动力强劲,最大速度50 km/h,最大坡度36%。整车由电线控制,可搭载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矿区场景下装载、运输、卸载全过程独立作业,有效助力绿色智慧矿山建设。

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9年4月,中联重科就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锂离子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并实现量产。随后,新能源产品涵盖剪刀、曲臂、直臂等20多个型号。今年以来,公司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产品销量占比60%左右。

活动现场,中联重科打造的碳纤维臂架泵车亮相。据了解,中联重科通过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吊臂设计制造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工作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通过创新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其轻量化性能;此外,还深度结合轻量化和智能化,实现“骨中神经”。

“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混合结构技术后,臂架泵车的臂架重量减轻了35%。整车是44吨的产品,但得益于轻量化技术,其最大布高63米,是同吨位最长的臂架泵车。”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联重科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新技术的另一个突破是在结构中加入了芯片传感器,这是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深度结合,神经安装在骨骼中,可以监测产品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客户提供预测性服务。”中联重科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斌介绍。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琦君表示,中联重科率先发布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系列新产品,标志着中联重科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标准、绿色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已走在行业前列。希望公司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引领行业绿色转型,为“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精品,带动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