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
在航磁勘探系统方面,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实用的数字化航磁全轴梯度勘探系统和一套地面氦光泵磁测系统研制成功。
在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的研制中,形成了资源勘探航空重力测量系统(GT-1A),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地球物理勘探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成为支撑我国油气和固体矿产勘探的重要装备。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捷联惯导航空重力仪。
在航空电磁勘探系统方面,自主设计了直升机和固定翼航空电磁勘探发射子系统和接收子系统的总体结构,研制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研制了直升机吊舱时域航空电磁仪和固定翼时域航空电磁仪样机。
在航空伽马能谱探测系统方面,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航空伽马能谱探测系统研制成功。多个试验区的试生产实验表明,自主研制的航空γ谱仪性能稳定,达到实用水平。
在航空物探遥感多方法综合勘探系统方面,自主研发了中面阵航空数码相机、新一代航空频域电磁仪、航空物探导航定位系统和航空物探仪器供电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发集成了国内首创的航磁/航重、航磁/电磁/伽马谱、航重/磁/遥感三大综合勘探系统。
研制成功发射功率63 kW的大功率多功能电磁法系统,可实现AMT、CSAMT、TDIP/FDIP等探测功能。研制了探测距离大于500米的大穿透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系统。成功研究了复杂地电条件下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的反演解释系统。研制了一套能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重磁三维反演的解释系统。形成了大探测深度金属矿勘查地震方法技术,可探测深度2000米的地质体,矿体规模不小于100米。研制了高温超导瞬变电磁法测量解释系统。
2.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通过对河南南阳盆地边缘覆盖区的穿透地球化学技术研究,在地表获取的地气和土壤颗粒中发现了纳米级金属颗粒,为深部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寻找深部隐伏矿提供了直接证据。初步建立了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发现铜、钼、铋、银、铅、钨等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是寻找玉龙斑岩铜矿的良好标志。
3.遥感地质调查技术
对宽盖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的光机电软件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加工,为一体化航空高光谱成像仪原型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基于高光谱卫星数据,开展了月球等深空探测技术研究,实现了玄武岩、克里普克、斜长石等三种主要月面岩石类型的分类填图和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等主要月面矿物的识别。
初步建成了全国首个国土资源高光谱卫星地质应用示范系统,系统解决了高光谱数据处理和应用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光谱数据的快速处理和高效数据管理,为中国高光谱卫星的发射和应用提前做好了准备。
4.钻井技术
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2000米深钻井技术体系,YDX 300-2000米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机系列,为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功勘探和试生产,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完成探矿工程网络服务平台和相关数据库的初步建设。
5.分析和测试技术
建立铁、铜、铅、锌、钼、砷、钴、镍、钨、铌、钽和稀土等代表性硫化物矿物和多金属矿物中主、次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锡、铅等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分析方法。
建立了白云石、方解石、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磷矿、菱锌矿、重晶石、毒重石、冰洲石、铅锌矿等矿物的物相鉴定方法。建立耐火粘土矿物、磷灰石、碳酸盐、萤石和铂族元素的物相鉴定、分析和检测方法;建立相关矿物赋存状态的系统研究方法。
建立了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2 ~ 3种矿物(锆石、金红石或磷灰石)中稀土元素的校正和定量测定方法。建立了均相和冻结状态下流体包裹体的气液成分测试方法。
建立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51种)、有机氯农药(20种)、多氯联苯(8种)、多环芳烃(14种)、溴系阻燃剂等新型有机污染物的一系列分析方法。构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体系;建立国土资源部首个公共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室。
建立了不同类型样品锂的化学分离纯化方法和锂同位素的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磷灰石(U-Th)/He同位素测年的实验过程。建立cyrtolite虾原位U-Th-Pb测年方法;铁的化学分离纯化方法和高精度MC-ICPMS铁同位素测量方法;LA-MC-ICPMS微区原位铁同位素分析方法;采用Lu-Hf同位素测年的新方法,获得了更接近早期的成岩成矿年龄。
野外实验室的初步建立。建立适用于各种野外条件的钻孔气体分析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了污染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纸富集-EDXRF场分析方法。形成了面向场的消解-EDXRF矿石分析方法。
6.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研究了与* * *伴生的难选钼矿资源选矿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原矿-破碎-磨矿分级-分流磁选-钼粗细分级分离-粗钼尾矿选硫-细钼尾矿选铁”选矿流程。开展了江陵凹陷卤水可利用性评价实验,研究了富集硼、钾、钠的经济合理工艺流程,为该地区富含钾、钠、硼、锂、钙、碘、溴的卤水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合理开发指明了方向。
开展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复杂难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通过对湖南蓝山褐铁矿进行选矿冶炼试验,摸清了铁、锰的赋存关系和嵌布粒度,金属化焙烧试验金属化率在95%左右。通过对豫西难选铅锌矿的浮选分离工艺研究,摸清了氧化铅锌矿的结构、矿物类型及赋存状态,确定了等浮性—铅锌分离—硫化锌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获得了铅精矿品位50.62%、锌粗精矿品位25.50%的分选指标。通过对钼矿石嵌布细、氧化程度高的难选金钼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确立了原矿氰化浸出—钼渣浸出—钼粗精矿化学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金浸出率可达83.64%,冶金粗精矿钼浸出率可达90%以上。通过对贵州高硫高硅中低品位铝土矿进行脱硅提铝试验,开发了浮选脱硫和反浮选脱硅工艺,脱硫率可达8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