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实力在哪个方向?

081701化学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

学科类别:工程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

主题代码:0817

学科名称: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1701

培养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单位有: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化学工程学院、高新炼油化工学院等。

本专业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0人。

学科和专业简介

本学科创建于1958,1986授予硕士学位,1997被山东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2001被列为省级加强建设重点学科,2003年授予博士学位,是山东省化工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形成了过程系统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8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经过近50年的建设,各个研究方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处于重要地位。

过程系统工程方向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以下明显特点:一是通用和专用化工模拟软件开发推广取得显著成绩,如ECSS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以经济和环境优化为目标的过程系统综合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第三,过程系统仿真、过程系统仿真和数据校正的结合正逐渐深入到先进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四是注重计算机化工的应用和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经济效益显著。成功开发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省经济建设增加了数十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如MDI工厂扩产50%、100%、200%目标顺利完成(三次改造),每次改造年净增效益5000万以上,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MDI制造技术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前完成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重大项目“4万吨MDI制造技术开发”,使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传质与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的基础。(1)多相流体的流动与分离研究研究了多相流体在气固、液固、气液分离器和反应器中的流动特性、分离机理和性能。介绍了循环旋风除尘器、循环循环除尘器系统、DC降膜旋风除雾器、水力旋流器循环液固分离器等专利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旋风除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压降500-800Pa,切割直径0.5μm)。目前已有40多项专利设备投入工业使用。(2)新型内件的研发对塔内流体流动和传质进行研究,开发出锥形循环进气分布器、混合箱塔盘等系列内件,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项。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54.38+0.2亿元,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滴流床流体力学与传质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NO.85876,29170271)和中石化、企业号项目3项。提出了用具有离散时间和离散状态的马尔可夫过程描述床内液体流量分布的数学模型,以及床内各种流体力学和传质系数的估算方法。(4)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30多年。在制盐母液综合利用分离新方法研究、从天然盐水中直接提取锂和钾、从卤水中分离溴化合物、以制盐母液综合利用初级产品为基础的低维(晶须)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无机盐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等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基金、省市和企业委托的各类研究课题。

本学科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研发相结合,走“产、学、研”之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和产业化。近五年来,该学科共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重点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8项、大中型企业项目40余项,研究经费总计3000多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著作4部,论文400余篇。化工原理国家级课程评估优秀,省级A类实验室评估1,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本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教研委员会关系。本学科主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和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两名教授先后担任全国性学术组织理事,三名教授先后担任省级专业学会理事长。

081702化学过程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技术专业

学科类别:工程

一级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主题代码:0817

两个学科名称:化学工艺学

主题代码:081702

学科和专业简介

该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教授9人,副教授16人。本学科主要研究化工过程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任务是解决化学工业中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特别是绿色产品、过程和技术)开发所涉及的技术和经济问题。本学科具有一流的实验和计算研究条件,在过程模拟与优化、新产品合成、分离设备设计与改造、石油化工和绿色化工过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鉴定结果的经济效益已超过1000万元。

根据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成果,化工技术是综合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工艺和设备,从而创造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的化工生产技术的一门科学。本方向以石油加工过程为基础,以乙烯生产过程这一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产品为重点,研究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进行化学工艺设计;化工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