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主流还是非主流?

什么是非主流?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非主流:

非主流是指不属于主流的东西,比如文化亚文化,宗教异端,人群中的他者。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

一个事物可以从非主流变成主流,也可以从主流变成非主流(比如90年代流行的服饰、语言、文化就是从最初的非主流发展到主流的);一个东西在一个环境下是主流,在另一个环境下可能就变成非主流了(比如国外街头艺人的街头即兴表演,在中国绝对是令人咋舌的)。所以,没有绝对的主流,也不会有绝对的非主流。今天的非主流已经成为一种扭曲的文化。非主流和杀马特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泛指一个群体。

非主流不一定不好,它是文化潮流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许很多人眼中的主流是与普通人或主流事物不同的人或事物,比如标新立异的衣服、发型、人群、语言、文化。两者有区别,但不代表非主流就一定不好,它是文化潮流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一个新事物刚刚出现,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不同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非主流”。

经常表现出这些特征的人,被大众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是“90后非主流”呢?因为在21世纪初,从90岁到十几岁,时代,潮流,各种事物都在不断的快速变化。新生事物的出现,比如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尚追求等因素,影响了这些刚开始了解新事物的人,被周围的人或事影响产生了一些颓废的,杀人的马特的造型,服装,音乐,文化等等。经常表现出这些特征的人,被大众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长,见识的增加,我们这些“非主流”逐渐融入主流社会,我们的衣着、发型、说话、兴趣也逐渐成为“主流”,可以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代。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非主流,甚至古代也有。很多当时不能接受的东西,可能会被归为异类,这也算是一种“非主流”。但在古代,这些“非主流”是不受待见的,往往被称为异端,不被人们接受。我们“非主流”是幸运的。

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可以说,90后是一群特殊的人,最后逐渐融入主流人群。90后至少17岁,再过几年又是一个“非主流”群体。

就拿我喜欢的音乐来说,主流音乐和非主流音乐也有很大的不同。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会有一些颓废、孤独、寂寞、冷酷的思想,会被主流嘲笑,但当我们走过这个时代,会觉得这就是生活。

流行音乐曾一度被称为“非主流音乐”。

流行音乐是“主流”吗?不一定。很多非主流音乐也很流行。他们往往抓住了某一类人的情绪,受到他们的青睐。有一段时间,流行音乐被称为“非主流音乐”。可能符合他们孤独、寂寞、冷漠等特点。所以你在生活中会看到,有些人从小就谈恋爱,相爱,相恨,都会各有各的方式。在人们眼里是不正常的现象,但又是必要的。“非主流”以网络传播为媒介,传递他们的特征信息,要么被接受,要么被鄙视。

为什么说我们听的音乐从非主流变成了主流?因为我们非主流的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写出了符合非主流人群的音乐作品,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家。人们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所以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趋于主流。很多人会说,网络音乐人,比如Vae,徐亮,沉默王,,,,杨等等,都是非主流音乐人,我们这些听他们的人自然也是非主流。当然,这种非主流的网络歌曲是因为我们年轻人听的居多而形成的。

新事物最终会取代旧事物,主流会取代非主流。

时代在变,人在成长,新事物在取代旧事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成了音乐的巨大变化。专辑也逐渐从之前的实体专辑变成了数字专辑。网上听歌的人越来越多,实体磁带上听歌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从听网络歌曲不付费变成了付费,人们越来越尊重知识产权和文化产权,并愿意维护它。那些过去的网络神曲也会跟他们走,另一批主流和非主流在较劲。我们所处的位置与你的文化、知识和经验有关。90后也会结婚,这些世俗的主流和非主流会被抛在身后,成为新的“保守”人群。

未来十年的世界一定是00后的,因为越发展,后代的人越会成为时代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