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外部评价

他满怀激情,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投身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投身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他乐于奉献,热爱本职工作,勤于创新,孜孜不倦,勇于开创事业新局面。

1994包作为全国英模,在中南海召开报告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交通部和上海市委先后作出向包同志学习的决定。鲜花,荣誉,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告邀请...面对荣誉,鲍没有停下脚步,他一直朝着创新的理想大步前进!

2006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科技部、交通部和上海市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包同志科技创新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作出了在全国职工中向包同志学习的决定。2007年5月,包参加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京举办的“全国杰出发明家和企业家报告会”。作为一个工人发明家,包身上有着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光辉,但他依然坚持着。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有国家发展和港口发展的好机会。报效祖国和人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创新的旗帜下,我深信前方的路更宽,攀登的高峰更高,我更有活力。我愿意和我们广大员工一起,站在最前沿,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有人说,古今谁能成大事,必有德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包的官越做越大,名气越来越响,头上的光环也越来越多,但他的真诚、朴实、热情、敬业却从未改变。

国际发明领域最权威的展会之一巴黎国际发明展拉开帷幕。展览吸引了40万到50万的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的发明家也踌躇满志,志在必得。500多项发明将在这一天决出胜负。然而,令所有与会者惊讶的是,“包,中国”的声音在颁奖典礼上重复了四次!全世界发明家的目光从惊讶变成了钦佩。在“华华”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中,包一次次走上领奖台。

“我们非常钦佩鲍先生。作为科技领军人物,他总能选择更好的选题。这是因为他的信息量比较新,比较大,所以大家对他深信不疑。”

“你可以从包的创新中学到很多。他总是手把手教你。第一是传授理念,第二是制定计划,第三是把握过程。最后他教你写总结,教你怎么做测试,怎么写研究报告,怎么申请专利。我和包做了一个项目,以后我会自己创新。所以,通过搞一个项目,大家都觉得自己真的开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水平。”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孙美英、上海新闻传媒集团倪碧欣分别以“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的领路人”、“扬帆远航”为题,用生动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包热爱员工、报效祖国、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劳模淡泊名利、锐意进取、永葆先进的精神。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在讲话中号召全国职工向包同志学习,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立足本职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创建一流行业而努力奋斗。

交通部副部长翁宣布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科技部、交通部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向包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要求广大职工大力弘扬“扬帆起航”精神,争做“包式工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2004年,主持上海市科委“现代集装箱物流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研究和国家“863”计划子项目“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研究”,建成国内首个自动化无人集装箱堆场,开通世界首条集装箱电子标签商业集装箱班轮示范航线,被国外专家誉为“改变人类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

20年来,他和同事们完成了1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他开辟了国内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从无到有,全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年吞吐量已突破16万标箱。他的创新举措引发了中国内贸水运技术的重大变革,成为同行公认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