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章雷价值观的思考
关于成长经历
一个普通家庭差点没考上初中的孩子,是如何活成传奇的?个人总结如下:
1.专心读书:从小被关在图书馆看书。读完《文艺》和《学习》,博览群书的积累让章雷在高二的时候突然有了顿悟,努力去更大的城市看世界,于是从驻马店到北京,再到纽约,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张磊的成长经历也印证了我目前对择校优先的看法:地段>专业>学校。
2.敢于挑战: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央企。工作4年,不甘心现状,丢下“铁饭碗”去美国读MBA;MBA毕业,进入华尔街投行时,他再次辞去“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创业初期,2000万美元的“巨款”全在当时刚上市的腾讯(15年腾讯估值250倍),人生从此开始。敢于“放弃”和“赌博”的章雷精神也是少数人拥有的。
3.要真诚:不得不承认,章雷很幸运地被大卫·斯文森选中,让他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实习,推荐他在华尔街投行做基金经理,在章雷刚刚创业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人生中第一笔2000美元的投资。斯文森,一个能和巴菲特相提并论的人当然不傻,那么他当初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回答:真诚的品质!在第一次采访中,斯文森问了许多关于投资的问题,章雷的回答大多是:“我不知道”。斯文森因为率真,给了一个实习机会。毕竟他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他的品德是很难改变的。事实证明,斯文森的选择是正确的。2005年2000万美元的投资到2020年已累积投资收入24亿美元。
关于投资理念
虽然我没做过投资人,但我做过做投资的创业者,所以我更多的是从创业的角度思考三点:
1.如何选择创业伙伴:章雷创办高影组建创业团队时,选择了熟悉的、他长期信任的人。他的一些老同学也有以前的同事,这些人,除了章雷,没有受过训练。是的,一个没有信任基础的团队是脆弱的,经不起风浪的。更何况创业是很辛苦的。一开始可以靠激情,但是长期的坚持要靠和一群自己喜欢的人玩得开心。
2.如何选择创业方向:专业的投资机构会考虑方方面面。行业视角:业务性质,商业模式,赚钱逻辑,进入门槛,寡头垄断还是充分竞争?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公司视角: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流程机制、管理半径、规模效应、核心竞争力。从管理的角度:创始人的格局和执行力,是否有打造高效组织的思维和能力,是否有企业家精神等。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看企业本身能否解决问题,能否为社会创造价值,甚至收入和利润这些财务数字都不重要,因为只要是为社会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其收入和利润迟早会实现,社会最终会给予长期回报。
3.如何成为好企业:巴菲特认为,好企业的关键是找到护城河。什么是护城河?章雷认为,所有的品牌、渠道、技术、技术规模和知识产权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护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创业者的不断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以零售业为例。当初铁路之后有连锁店,电视之后有品牌,冰箱之后有品类突破,私家车之后有性价比沃尔玛。现在零售业有新的创新,比如山姆和好市多,都是仓库的成员。这让我想起了2019年底的疫情,整个世界都在悄然改变。那些主动调整应对的企业,都是有护城河的好企业。
最后,令人欣慰的是,高林资本认为,在无数行业中,生命科学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是最根本的变革力量。他们确实投资了CRO/CDMO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药业、方达控股和格洛里亚,也投资了创新型医药企业,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和恒瑞医药。无论是当年做NMN保健品创业,还是现在在CDMO企业工作,都为人类追求健康长寿贡献了一点点,对得起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