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部VS东南亚 谁是下一个世界工厂
为了比较东盟和中国中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法国外贸银行首先比较了两个地区的工人薪资水平。之所以选取这个因素,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生产成本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企业利润对此非常敏感。
中国的工人薪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下图)。尽管中国政府和当地政府过去十年致力于发展工人薪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但在这两个地区,工程师和工人的薪资水准仍普遍高于东盟。因此,法国外贸银行认为,相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可能更会选择东盟作为新的落脚点。
抛开工人薪资这一因素,法国外贸银行认为,东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受益于自由贸易协定。
首先,东盟与中国这一全球消费巨头签署了自由贸易条款,并早在2010年就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该区域内,90%的进口关税被免征。
其次,近期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东盟国家来说非常重要。该协议除了免除关税之外,还鼓励资本和劳工流动,保护知识产权和数据传输。换句话说,东盟国家现有的贸易规则意味着该地区同时向美国和中国打开大门。与中国西部地区相比,这显然是一种结构性优势。
不过,东盟国家也有劣势。
一些国家的基建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效能低下的交通基建和电力供应不足可能要比工资差异更让人担忧,比如印尼。
另外一些国家的经济相对发达,工资水平较高,就不适合发展低附加值产业,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泰国倒是有相对完善的基建设施,但是该国的市场准入情况不像TPP成员国那么好。
综合考虑,越南和菲律宾似乎是最佳选择,但这还需要其他条件。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商业环境。菲律宾、印尼、柬埔寨、老挝的商业环境比不上中国。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和越南在这方面要比中国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