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的主要经历

刘·

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市场监管法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兼任中国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告行业协会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代表作品:艺术金融与投资

头衔: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职务: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个人简介

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市场监管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65438-0998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02年至今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兼任中国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法律经济学、经济与行政法、拍卖法与经济学、广告法、艺术金融与法律。

学术成就

论文

1.文化发展战略与法律保护,学习与探索,第6期,2016;

2.《艺术品税收与网络拍卖相关法律问题》载于《文物世界》,第12期,2013期;

3.《收藏常见法律风险》收录于《文物世界》,第11、2013期;

4.艺术品的真实性及相关法律问题发表于《文物世界》,第10期,2013;

5.中西文化差异对法律治理模式塑造的影响,发表于《科技·文化·法律》2013年9月。

6.艺术品拍卖市场20年的理性回归,发表于《北京文化创意》第9期,2013;

7.文化冲突及其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2012学术前沿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12;

8.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放松,在文化产业,10号,2012;

9.司法拍卖不宜采用纯网络形式,已在《中国拍卖》第76期公布;

10.内地艺术品税收解读,收藏/拍卖,第7期,2065 438+02;

11.创意经济与法律,创意经济,第6期,2012;

12.竞价排名止步于立法——网络竞价推广商业模式的风险分析,发表于《北大商业评论》第110期;

13.关于首都环境圈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思考,新视野,第4期,2011;

14.《拍卖是美国房产交易的首选方式》中国拍卖第54期。

15.《拍卖法》不调整司法强制拍卖的观点值得商榷,发表于《中国拍卖》第51期;

16.《从法律角度解读文物艺术品拍卖规则》,刊载于《中国拍卖》第50期;

17.电影媒体价值的提升呼唤观念的转变,刊于《中国广告》第5期,2010;

18.《拍卖确认函纠纷引发的法律思考》刊登在《中国拍卖》第47期;

19.《关于完善我国拍卖师制度的几点思考》刊登在《中国拍卖》第43期;

20.资格证的含金量有多高?发表于《公共财务顾问》2009年第10期;

21.《我看美国拍卖学校》载《中国拍卖》第40期;

22.《关于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的思考》,载《中国法治》2008年第一期;

23.《个体独立意识与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载《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2008年。

24.《人的独立意识:分析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一个视角》,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3期。

25.拍卖:“一锤定音”背后的法律问题,《法制日报》2007-02-11。

26.在产权与版权冲突的情况下,应坚持产权优先的原则,《中国拍卖》2008年8月第27期。

27.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合法吗?中国拍卖,第26期,2008年7月。

28.拍卖行业五大法律问题探讨,《中国拍卖》2008年6月第25期。

29.《约会权力拍卖》,《中国拍卖》2008年4月第23期..

30.如何理解拍卖规则及其经济功能,《中国拍卖》2008年3月第22期。

31.用经济理论实现拍卖效益最大化,《中国拍卖》,2008年2月第21期。

32.《拍卖经济学基础课程展望》,《中国拍卖》第20期,2008年6月5438+10月。

33.如果买方违约,投标保证金应该归谁?中国拍卖第19号,2007年6月。

34.论恶意串通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中国拍卖》第8期,2007年6月5438+10月。

35.论拍卖中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中国拍卖》第7期,2006年6月5438+2月。

36.拍卖主持权由2006年6月6号《中国拍卖》第二槌解决+01。

37.现代舆论监督的兴起与言论出版自由的合法化,贵州大学学报,2004,11。

38.税收文化和宪法精神,金融法律评论,2004年8月。

39.《法律监督制度现代化简析》,载《法制史研究》2004年。

40.“经济普查需要法律把脉”,《法制日报》,2004年5月,1。

41.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世纪回顾与展望,《20世纪中国法制的回顾与展望》,2002年。

42.中国法学体系的演变及其启示(合作),《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

43.《建国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化》,载《民族法学评论》2000年第一卷。

44.《文化金融健康发展要防止的五大误区》发表于2013年2月22日《中国文化报》;

45.村落遗产亟待保护,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65438+2003年2月5日;

46.自贸区难解中国艺术作品之渴,发表于《东方早报》2013,12二月。

专题论文

1.艺术金融与投资,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2.广告法典型案例解读,中国工商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解读》,中国工商出版社,2015。

4.新广告法的阐述与运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5.《拍卖法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6.拍卖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版;

7.《中国拍卖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8.《明代监察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

9.《WTO知识与对策解读(农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参与编辑

1.《反腐败法律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外国法律制度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官员散文书籍评论与官员散文文化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执法用法百科全书》,中国偃师出版社,1998。

教科书

1.《企业管理条例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2012;

2.拍卖基础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2010。

3.《拍卖经济学基础》,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4.《拍卖法案例分析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5.《新法理学》,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6年。

7.《法理学》,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8.《中国法制史》,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编辑,2004年。

9.《实用经济法》,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研究的主题或问题

1.海西艺术品市场指数研究

2.建立北京艺术交流中心的模式和框架研究。

3.拍卖保证金法律问题研究。

4.艺术品的确认、估价和质押研究。

5.构建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法律研究

6.拍卖法律制度研究。

7.拍卖法律制度研究:以中美拍卖法律制度比较为中心。

8.中央财政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9.法律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