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小吃越来越难传承了?
第一,工作环境。
很多老师傅感叹,“现在没几个人愿意干这个了,太辛苦了。”厨师每天早上10开始工作,下午2点结束。休息两个小时后,他们从下午5点继续工作到晚上8点。很多年轻的学徒都愿意在零基础的时候进入老字号学习。“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吃不下苦,很多都走了。”每天都要在厨房待七八个小时。一旦忙起来,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但这样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月收入只有4000多元。这个时代,工资有点低。
第二,学习技术需要很长时间。
一个小小的煎包,一个蝴蝶酥,可能凝聚了几代匠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想要触摸这些老字号小吃的精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志刚说,要掌握蝴蝶饼的制作技艺,至少需要八年时间:“新学徒要洗三年碗。”洪长兴的李师傅说,按照行业规定,一个老师傅带徒弟,从传承、帮扶到传授,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让手艺基本成熟,而这个“成熟”只是一个徒弟能独立操作一些基本的东西。对于一个学徒来说,三年学到的是基本功,而不是老字号餐饮的精髓。
第三,有些老师不愿意把一切都给对方。
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副会长邵玉玲说,目前全市共有“中华老字号”180家,其中“上海老字号”42家,但数十家老字号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些老师傅不愿意传承技艺,导致传承难度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