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经济

台山市拥有资源、侨乡、环境、落后四大优势,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资源、大旅游、大商业、大养殖的发展格局。随着CEPA和“9+2”泛珠三角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建设,“接轨大特区,融入珠三角”成为台山市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台山市认真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商旅兴镇、富民兴镇”五大发展战略,增创资源、侨乡、环境、落后新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小镇经济、园区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特色经济。

改革开放后,台山工业形成了以机械、铝业、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服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畜牧、水果、花木等十大生产基地。

2012年,台山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预计全年GDP达到305.85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预算预算收入1761亿元,增长13.2%。台山县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在广东省排名第九。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9亿元,同比增长8.2%;公共预算收入20.33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38+00.74亿元,增长654.38+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4.38+09.67亿元,增长654.38+00.1%;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653亿元,增长12.4%;外贸出口总额6543804亿美元,增长8.3%。台山是农业大市,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耕地80万亩,山地240万亩,滩涂40万亩。台山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三高”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水稻、水产、果蔬、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牲畜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台山农业生产正朝着优质化、基地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农作制度

20世纪50年代以前,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为主,三熟面积不大。在低浪农田、低围农田、高炕农田、秋冬休闲农田种植一茬(单茬)。1955年,我们进行了“由挣稿改为耕田”,早晚种两茬,冬季种红薯,一年种三茬,分别是水稻(早稻)、水稻(晚稻)、马铃薯(红薯)。1956年改为稻、稻、麦。1958年,钢铁冶炼和冬小麦种植停止。从1975到1977,中国种植水稻,三熟制改为稻、稻、稻。1977年种植水稻9869亩。因为水稻连作,土壤肥力越来越少,利用和营养失衡,产量不高,收益不大。改为绿肥、水稻、稻谷为主要作物的种植制度。65438年至0979年,农村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联产到户,种植制度发展为立体农业。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商品生产,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品种改良

建国前,台山民间有一种说法,农民很注意选换良种,从外地引进早(晚)稻,如新兴白、福建湛、罗定湛、增城湛、红薯、白木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部门积极引进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县农科所和农村农机站应当建立种子基地,组织农民交换和更新种子。60年代以后,实行“自选、自留、自繁、自用,国家调节为辅”的方针。县供销社成立种子管理部门,统一购供种子。

水稻品种

50年代,南特16,广场7,广场13推广早稻,短白壳;晚稻包括棠浦矮、晚白展和白壳仔。

20世纪60年代,矮化品种得到推广。早稻有矮南特、方矮、珍珠矮、广矮6号等。晚稻以棠浦矮、西南矮、石角矮、木泉矮为主。这些品种具有矮秆、耐肥、抗倒伏、高产的特点。

“文革”期间科研部门瘫痪,农业人员下放到干校,水稻良种引进少,水稻选种留种制度混乱。主要品种有科青3号、健矮早、江南矮、饶平矮、秋长3号、木泉轩。

70年代中后期,引进的水稻品种逐年增加,有广6矮、广捷9号、红梅早、南科选、南京11、Ke2、Ke6、Ke9、窄朱丽亚、开珍3号、新4、晚占、宝选2号、宝泰矮、平潮9号、朝阳矮和大。

上世纪80年代初,该县水稻种子基本改良完毕。早稻包括博恢占、龙丹占、青优、桂超4号、桂超7号、汕优2号、汕优6号、汕优36号和青优早。晚稻包括新优占、惠优占、育锁宝、桂山矮、清华矮、晚华华和汕头优。

从65438年到0985年,全县优良水稻品种面积达96.42万亩,占全年种植面积的68%。

各种杂粮

台山种植的杂粮主要有红薯、木薯、玉米。红薯包括红肉土豆、白肉土豆、羊角面包和红薯。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周复马铃薯、雷州马铃薯、正博马铃薯、萝卜马铃薯和春马铃薯。雷州马铃薯产量高,但味道清淡,农民常将其作为猪饲料。木薯主要是白木薯,有毒,需要泡水煮。改革开放后,引进了高产、富含淀粉的海南木薯。玉米主要品种有黄籽包、白籽包、苞谷。1960年代,推出了糯米包子、满铺金和黄金皇后。

谷物产量

清末民初,台山的水稻产量很低。土壤质量好的亩产150公斤,土壤质量一般的亩产100公斤,低水田和沙浅水田亩产只有50-60公斤。《新宁县志》载:“粮入仅半年”。

民国中期,华侨子弟,依靠侨汇,懒于耕作,土壤肥力逐渐变薄。此外,人们经常为山和坟墓发生纠纷,导致战斗,农业生产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粮食作物(含杂粮,下同)种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降。21 (1932)年为正常年份,平均亩产100公斤。

民国32年(1943)大旱,粮食作物平均亩产15斤到20斤。

民国38年(1949),粮食作物总产量149869.20吨,亩产92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科学技术。粮食生产逐年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1952年,台山由缺粮县变为粮食自给县,1953年粮食总产量198423.4吨。1963年粮食总产量271161.6吨,平均亩产从1949 92公斤提高到147公斤。

从1964到1976,粮食总产量徘徊在25万吨到33万吨之间,平均亩产在137公斤到185公斤之间。

1979-1983时期是建国后粮食增长最快的时期。1979年粮食总产量364371.75吨,平均亩产192公斤,1983年粮食总产量414893.9吨,平均亩产268公斤,创造了台山县粮食总产量突破40万吨的历史。清朝光绪年间,白沙煤矿已经使用机械采煤。民国初年,一些机械和半机械工厂、作坊相继建立,手工业生产也有所发展。日军侵占台山期间,工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工业恢复缓慢。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原口径,下同)仅为440.38+0万元。

建国初期,我们就开始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1954年,全县工业企业1329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公私合营企业5家,合作营76家,私营企业18家,个体手工业1222家,工业总产值1015800元。

1956年,全县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成立了114手工业合作社。各区(镇)糖饼厂、食品厂、烟厂、皮革厂、粮食加工厂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2238万元。

1958年,县城水泥厂、白沙水泥厂投产,结束了进口水泥的历史。此外,还修建了瓷器厂、盐场和机械厂。

20世纪60年代,全县工业进行调整,新建了磷肥厂、农药厂、斗山糖厂、氮肥厂等一批大型国有工业。这期间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从65438到0969达到6277万元。

70年代,集体工业迅速发展,二轻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二轻进行出版改造,使自行车配件厂、金属厂、服装厂、木材厂、水部农业厂、公益五金轧厂、冲压机械厂等合作社工厂和一批手工业合作社更新了设备,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1970年二轻工业总产值只有913万元,1979年发展到1979.3万元。从1970到1979,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031.47万元。

20世纪80年代,泰山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工业有:建材、燃料、化工、电器、电子、机械、制糖、制盐、造纸、医药、陶瓷、服装、食品、塑料、金饰、工艺品等。在这些行业中,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最快,有9家工厂生产家用电器,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建材行业,设立糖厂6家(调整后2家转产),甘蔗日产量3200吨。做盐业,建两个盐场,年产原盐4196吨,产值63万元。制药业也在崛起。建立了三个制药厂,生产70多种药品,产值6000万元。现有40家服装加工企业,4700多名员工,年加工服装500万件。

建国后,台山工业产值从1950到1976,用了25年达到第一个10亿元(原口径,下同);从1976到1981年,用了6年,第二个10亿花光了;从1982到1984用了三年时间,拿下了第三个十亿。1985全县工业总产值68223万元,首次超过农业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台山工业不断发展,巨龙崛起。国有集体、外资、私营和个体工业并驾齐驱。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塑料、建材等产业,* * *拥有80大类产品,1500多个品种。工业企业规模、档次和效益提高,产品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台山市工业已形成以机械、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服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1000多种,出口世界各地。台山是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广东省科技实力强县(市)之一。全市专业技术人员2.9万人,其中省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涉及光电集成、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微电子、家用电器、机械等技术领域的43个品种。“九五”期间,全市获得县(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102项;推广科技成果27项;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23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申请142项。工业、农业、海洋经济由资源型、粗放型向技术型、集约型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开创了台山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