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654.38+3亿以上人口普遍过上小康生活,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当前,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取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改善中国贸易条件、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55%是加工贸易,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中,90%以上也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产业,只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得很小的利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以下,中国在50%以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国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当代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来源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军工方面的严格技术封锁,所以即使花钱也买不到国防现代化。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就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