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高度配置资源、整合能力,需要创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这是国有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所以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会延续下去。
一、如何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描述可以追溯到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他们在《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技能和技术,能使公司给顾客带来特殊的利益?这一重要观点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上。国内学者也基于西方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1999年《财富》青年年会上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持续服务于适应市场和创新营销方式的能力?一般来说,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这种观点以文化观为基础,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运营体系中,也存在于企业的文化体系中,根植于人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中,核心竞争力的积累隐藏在企业文化中,渗透于整个组织之中,而* * *知识正是在组织中达成,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这是一种综合的、不可能的企业文化。
2.该观点以知识核心竞争力观为基础,认为应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能否从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
3.基于组合观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组能够在特定领域为一个组织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技术、互补性资产和实践,同时也是一种主要创造价值并为多个产品或业务所享有的技能和能力。
4.基于整合概念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组织中* * *的知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整合各种技术流程,不属于某个人或战略业务单元的专属资源,而是整个公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于?协调?然后呢。整合?它的形成需要有机的协调和整合,而不是企业内部技能或技术的简单堆积。
二、影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目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如下:
1.国企原有的管理体制模式忽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体制改革已经30多年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和实践还很简单,国有企业的决策者还没有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放在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许多企业往往被迫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过于关注短期经济利益,缺乏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
2.国企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不足。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知识等无形资源的学习和积累。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文化程度较低,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销和技术与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大多数企业忽视市场信息、商标、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积累和维护,忽视知识结构的重组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制约了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从政企不分的传统企业制度向更加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很薄弱?主人不在?新体制让很多国企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活力不足,法制不健全,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造成了很大障碍。
4.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取决于企业内部一整套创新机制的建立,包括企业价值观的更新、企业文化的培育、人才获取和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企业创新环境、内部民主和沟通渠道、知识管理机制等。由于传统经济体制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多国企管理者观念落后,墨守成规,怕风险。拒绝创新,使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成员对企业改革的信心和支持降低甚至抵制,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国有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三,如何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团结的学习型组织五个方面来阐述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具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要树立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基于核心竞争力制定和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着眼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研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应完善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R&D投资,围绕核心技术创新,围绕产业和关键技术组织技术攻关,努力在一些优势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既提高自身竞争力,又带动其他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技术主动权,从而创造整个民族产业。
3.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制度保障。企业制度创新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基础性制度,规范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探索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和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4.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创造员工忠诚度、提高企业凝聚力和亲和力、促进、引导和提升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的功能。企业文化被很多人视为新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员工创造公平宽松的工作和成长环境,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文化氛围,培养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第三,创建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机制,鼓励有利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5.形成团结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对于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至关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因素更加复杂多变,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未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和解决新的问题,这取决于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