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改革经历了什么过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国企改革初探

从1978到1992,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是从放权让利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放权,让地方政府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是从国企扩权改革试点开始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将企业管理质量与员工物质利益挂钩,以期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扩大国有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相关者。提高了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了扩大自销比例而降低计划指标、完不成分配任务和财政转移任务等问题。由此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薪酬侵蚀利润”和短期行为的问题。实际效果与改革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在这种情况下,1982中央推进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实施,旨在解决简政放权让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解决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特别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由于外部环境不对等,企业内部条件不同,很难找到可操作的指标来规范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的问题十分严重。从1983到1984,两次从利润改税,结果都不理想。

2.国有企业改革有多种形式。

1984 6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0提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革和企业集团化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合同制。同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继续进行试点。截止1988年末,全国共有股份制企业3800家,其中国有企业改制800家,发行股份60家,其余30家。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规定了“保死底、保交、多留余缺、补亏”的承包原则。同时,全国人大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而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扩权试点以来取得的改革成果。

虽然当时承包制是成功的,但是承包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91 9月份的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1992之后,国务院不再鼓励企业搞承包。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条例》按照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法律责任等问题。然而,人们很快发现,仅靠企业内部转换机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3.国企改革、价格体系改革等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国企改革与价格体系、投融资体制等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在价格体系上,国企改革对价格体系提出了挑战。1984之后,价格体制改革开始,价格主要以不同形式和程度放开。1987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国家现行的三种价格形式,即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规定了企业在价格管理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是赋予其制定部分价格的权利。

在流通体系中,从65438年到0978年,我国计划管理的商品有近400种,到65438年到0990年底,已逐渐减少到9种。同时改变了原有生产资料不能转化为商品的现状。近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的方式转变为市场调节,生产资料正式成为商品。随着生产资料成为商品,其有效便捷的运行支撑和支持着国企改革。

在投融资体制上,中央政府进行了“改拨为贷”的改革,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体制由拨款转为贷款,国家不再向新办企业注资。监管体制上,1988年4月,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成立国务院直属国有资产管理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权、监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处置权。

此外,80年代后期,随着发行股票的公司增多,股票交易的需求压力也相应增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1986)、深圳(1987)相继建立了股票柜台交易市场。此后,两地分别在1990和1991设立了规范的股票交易所,主要是为了缓解已经发行并具有相当规模的股票交易需求的压力。据证监会统计,从1987到1990期末,中国向社会发行流通股47亿股,募集资金47亿元。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融资渠道,也为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4.改革的动力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具有非常鲜明的试错特征。改革的推进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国企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短缺问题的客观需要。改革之初,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路线,使中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企上缴的利润与国家对其的投入不相称,使得国家财力紧张,生产资料和民生物资长期严重短缺。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中央政府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结构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解决当时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国企放权让利的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从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缓解产品短缺。此外,由于“文革”后国有和集体企业岗位有限,数千万返城青年无法安置,各级政府不得不鼓励个体经营,发放大量个体营业执照。这样,个体经济在政府的默许下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所有制的合法组成部分。

资金、技术和经验的严重短缺,要求国家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吸引外资,引进改革急需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正是在这一旨在缓解短缺问题的政策推动下,外资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初步发展,为90年代外资大规模涌入奠定了基础。

(2)中央指导、理论研究和地方企业实践相结合,自下而上为主导。经济短缺的现实迫切要求国企改革提高产量和效率,改革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是由中央指导、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共同推动的。在探索初期,这种* * *合力表现为自下而上推进国企改革,注重地方实践。

对于国资国企改革,中央政策主要采取“试点”原则,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企业相关理论,陆续出台了多种政策。承包责任制和管理机制从分权到两权分离的转变,都经历了“政策-实践-政策完善”的过程。实践证明不好的政策,要用新的政策代替,比如把两权分开代替放权让利;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或未经实践检验的政策将继续推广,如股份制试点、“拨改贷”等。

非公有制经济改革离不开国有企业改革。个体私营企业在中央的默许和“看一看”宽容政策的支持下,通过自我发展和实践,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地方的成功实践得到了中央的认可,进一步推动了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所有制结构的一部分。在政策的鼓励下,外资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改革方向

现阶段国企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路线指引,除了改革前的一些教训,没有发展经验可以借鉴,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通过不断尝试性的改革措施,寻求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路径,即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改革的方向。为了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引入了放权让利,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改革调整为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于是调整为改变经营机制。

二、1993~2003: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使改革陷入僵局。与此同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革计划体制本身势在必行,国企改革进入第二阶段。

1.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计划与市场的明确关系,使得国企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制度创新阶段。1992 10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改革步伐。1993 165438+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2.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力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现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这种重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开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布局结构和企业结构与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到1.997年底,国家集中了1.000家重点企业,确定了分类指导方案。在压缩小企业规模方面,各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搞一刀切,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把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使一大批小企业转换了机制,提高了效益。山东诸城、四川宜宾、黑龙江宾县、山西朔州、广东顺德、河南桐柏、江苏南通、福建宁德等许多地区已率先探索搞活小企业,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大量新兴民营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参与国企改革。通过兼并、收购、投资控股、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改革措施,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融入国有经济运行,盘活了大量国有资产。特别是党的十五大肯定股份合作制,提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后,国有中小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改制企业比重迅速上升。

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我们要战略性地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必须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强化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3.解决国企困难一直是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由于负债率高、人员冗余、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职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陷入发展困境,效益逐年下降,亏损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6上半年有43.3%的国有企业亏损,1998一季度出现全国性亏损,国有资产流失也逐年增加。1997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决定,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三年内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债转股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集中处置改革,成立四家专业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困难企业实施“债转股”改革。到2000年,最终确定580户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债转股,涉及金额4050亿元。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负债率明显下降,从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这些企业每年减少利息支出200亿元。

此外,国务院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人浮于事、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主要是把普通中小学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附属医院的社会负担逐步剥离或分离出来,交由地方教育、卫生部门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股份制和公司制的推广。

股份制试点是1986提出来的,但当时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只针对少数符合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引导股份制试点走向规范化。1994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国家经贸委、体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选择了100家不同类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随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500多家国有企业参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这些试点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逐步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法人治理结构。1997年中期,试点企业普遍进行了公司制改革。经过一年的实施,全国234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84.8%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公司制,公司治理结构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有540家改制为股份公司,占23%,909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占38.8%。尚未实行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307家,占13.2%,其他类型企业47家,占2%。1999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方式,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企业由国家控股。

1994期间,国家经贸委在18城市开展了“优化资本结构”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目的是以市场为依托,在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整体转换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政策,探索通过破产兼并建立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在补充企业资本、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分离社会服务职能、分流富余人员、资产多元化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特别是在破产、兼并和职工再就业方面。国务院逐步扩大“优化资本结构”试点范围,从1996扩大到58个城市,从1997扩大到11个城市。虽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亏损面大、亏损面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

5.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

投融资体制实行后,随着国有企业经营亏损日益严重,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间接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规模扩张的融资需求。此外,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过多债务和财产损失,需要巨额资金注入。在国企改革中,仅靠银行间接融资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是一条必然的出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为企业为了上市,采用直接手段融资自己的股份,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完成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在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国企改革融资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要让一部分企业走出去,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到2001年初,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由1990年的14家增加到1063家,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公司114家,境外上市公司52家。国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460665438+7800万。

6.国有企业改革应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相结合。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相结合的。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分配制度上,确立了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模式;价格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系的目标;改革外贸和外汇管理体制;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等政策相继出台,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为解决困难创造了条件;国债技术改造补贴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7.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

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改革的推进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为改革指明了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愈演愈烈,姓“资”姓“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无法跳出计划体制的框架。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名不副实”和“恶语相向”,发展迅速的个体户、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阻力。在这个节骨眼上,邓小平1992的南方谈话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以* * * *实现富裕。谈话彻底消除了人们的疑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姓“子”姓“社”的问题,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国有企业改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与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短缺问题而实施的改革大相径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经济、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短缺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客观原因,其背后是企业制度的问题。建立在两权分离理论基础上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认只有国有企业才有经营权,而不是企业法人应有产权,认为所有所有权都属于国家经营机制的转换,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即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状况每况愈下,使得企业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要求。

(3)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

20世纪90年代以后,理论界关于企业制度的讨论不断深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另外,80年代国企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不涉及产权和计划体制本身的国企改革,只能停留在管理层面,无法触及企业核心。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同时,改革实践也证明,改革既要注重每个具体企业的改革,也要注重整体的调整。因此,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改变国有企业范围太广、数量太多、比重太大的局面。

三。2004年至今:深化国企改革。

十六大以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变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改革,是利益调整和权力再分配,涉及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2002年6月5日至10月,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变部门分工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2003年3月,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成立,统一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权力。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国资委成立后,已明确所辖大型国有企业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实现产权多元化,上市融资,鼓励整体上市,保持和增加企业整体实力。许多大型企业正在剥离其社会职能。以前都是自己剥离管理,现在也有一部分逐渐交给社会。在企业中,主辅分离,使所有部门面向社会,成为独立的实体。企业与SASAC分别签订责任书,对领导班子进行考核。

2.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为核心,产权多元化,治理结构多元化。

现阶段国企改革还是重在抓大放小,同时注重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建设。5438年6月+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权、债权和知识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决定》首次将产权制度上升到如此高的层次,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历史性突破,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3.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

现阶段,如何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已成为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焦点。经过多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长起来,在许多领域占据绝对优势。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个体、私营、外资和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例如,非公有制经济开始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扩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冲突时有发生,比如石油行业的民营资本问题。此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迅速扩大,外资并购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非公有制经济遇到了重新定位和判断的问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了非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未来的忧虑。

4.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同步进行。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迫切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有效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对于国企改革非常重要。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推动的国际资本流动,使民众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拨改贷”后,国企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窄,资本市场是国企理想的融资平台。此外,资本市场有利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然而,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的内在缺陷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投融资、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渐弱化,面临边缘化危机。资本市场先天缺陷的改革对于国有经济改革越来越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功能逐步回归。资本市场功能的回归,吸引了大量沉睡已久的民间资本。旺盛的投资需求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优质资产和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以获取资本,实现资本增值。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后,随着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将成为全国优质资产的吸纳者,为国企改革提供全国性的资源配置平台,企业间大规模的换股并购成为可能。这对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产业整合、做强做优上市公司都有积极影响。而且国有资本的市值和价格可以在资本市场公平定价,股价可以成为新的业绩考核标准。一直以来,无论是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是转让国有资产,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净资产。但这个指标不能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因此,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将非常有利于国企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