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的发展

一)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长期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一直受到高成本和低国内劳动力价格的限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格局逐步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求平衡。农民工作为制造业的主力军,也从早期只解决温饱问题,对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情况使得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增加工人数量和延长工作时间的成本很高,同时也受到法律和政策的阻碍。企业和社会都意识到,我们必须从改进机器设备入手,加大技术和资本的投入力度,以减少劳动量来应对这种变化。总之,劳动力过剩的减少、劳动者个体成本的上升、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对装备制造的重视等变化,改善了机器人的使用环境,工业机器人及技术在我国逐渐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随着机器人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各种机器人的认识和了解也逐渐加深。用机器人技术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知识。

(2)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

国家863机器人主题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机器人技术在工业中的推广应用,长期推动机器人技术利用机器人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政府正在使用各种方法来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并提供优惠措施来鼓励更多的企业使用机器人和技术来提升技术水平。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工业机器人,各机器人厂商的销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很多企业最近四年的销售额甚至是前十年的好几倍,年均增长40%以上。2001年,我国海关进出口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3774台,国内产量约700台。2004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10000台左右,数量和金额都比2001增长了两倍。200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1400台,产值超过8亿元。进口机器人数量超过9000台,其中多功能机器人约1700台,简易机器人7500台,进口金额约25亿美元。德国克洛斯公司焊接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在2000年以前是47。2000年以后已经超过121,销量翻了近三倍。可以预见,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很快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而存在。

(3)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特点

1.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汽车制造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在中国,工业机器人最初的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和工程机械的喷涂和焊接。自2000年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面对这种情况,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或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国内企业也纷纷转型或加大对汽车行业的投资,全行业产量和产能的提升增加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国内厂商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有一半以上是提供给汽车行业的,海关进出口的增长数据与汽车行业的增长数据有很高的相关性。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的动力之一。

2.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工业机器人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这种分布趋势和增长趋势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已经从珠三角扩大到长三角,长三角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3.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工业机器人是高科技,相对昂贵的制造设备。使用工业机器人较多的企业一般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较高。目前,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仍然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也在增加采购工业机器人进行技术改造,如汽车行业的一汽、SAIC和SAIC。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相当有竞争力,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很大。同时,他们可以在采购方面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因此,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中的使用量已经非常大,并且这种增长势头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此外,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在逐渐意识到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对工业机器人的采用也在逐渐增加。虽然设备数量与上述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但增速惊人,即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客户。

4.国产进口工业机器人在国家和地区的分布。2006 54 38+0-2004年中国进口工业机器人主要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省,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占中国进口工业机器人的一半。

四、我国机器人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在七五、九五和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成熟,应用遍及各行各业,但进口机器人占绝大多数。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整体核心技术上还缺乏突破,我国拥有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很少。目前,我国机器人技术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特别是在制造技术和装备方面,无法生产出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关键零部件。目前国内取得较大进展的机器人技术有: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装备、隧道机器人相关技术、工程机械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装配自动化机器人相关技术。目前已开发出金属焊接、喷涂、铸造装配、搬运、包装、激光加工、检测、真空、自动引导车等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行业。

中国机器人技术主题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根据21世纪初中国国民经济对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高技术发展方向,创新性地研发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是:一是在危险、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主要是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探测、油气管道等机器人;二、医疗机器人:主要包括脑外科辅助机器人、遥控手术辅助正骨等。三、仿生机器人:主要是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是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应实现以下几点:第一,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政府应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提供更多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加大技术投入和改造力度;二是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继续对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产品与自动化制造装备同步协调的新局面;第三,国内部分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和国外媲美。企业在采购工业机器人时不应盲目进口,而应综合评估,立足国内生产。

参考资料:

/ying Jian/rbyy/2007 03 04/2007 50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