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在思想上有哪些建树?

作为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的戏剧作品有《闲情词》、《闲情歌》,从结构、用词、节奏、对象化、科学翻译、格局六个方面论述了戏剧文学,从选剧、变调、给乐、自教、偏置五个方面论述了戏剧表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很多被翻译流入日本和欧洲国家。从1651到1668,李渔写了《伴香香》、《风筝的错误》、《比目鱼》、《凤凰》等大量剧本。他出版了十部戏剧,包括《风筝的错误》,名为《李翁十首歌》。这本书一经出版,在洛阳天价,销售一空,被当时的剧坛推为“作词作歌本朝(清代)第一”。他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重视白斌的剧作家,也是创作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被后人誉为“世界喜剧大师”。其作品的广泛流传,再加上当时社会缺乏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盗版现象依然防不胜防,频频发生,这让李渔忙着谈判,叹息不已。也可以说,李渔是中国最早有版权意识的出版人,也是第一个捍卫自己版权的作家。在与他有过文字记载的800多人中,从位高权重的宰相、高官、大学士,到受过良好教育的能工巧匠,遍布17个省、200多个县。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交游最多、交游最广的文人。在长期的漫游中,他对自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不仅进一步培养了他对艺术各方面的兴趣,还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经过他精细微妙的艺术加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写实、抒情、联想、议论,语言精炼,节奏优美。他还将这些周游世界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戏曲创作和园艺艺术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李渔不仅是一位多产多才的作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出版家。早在他住在杭州时,他就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歌剧、小说和其他通俗文学作品。在金陵生活后,为了防止别人私自抄袭他的作品,成立了芥园书店。可以说,芥菜园书店不仅是清代为数不多的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把李家坂建成李渔自己的实验剧团,让他在戏曲创作、导演、演出等实践活动中有了家的感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家庭课不仅成为李渔谋生的手段之一,而且对普及戏曲文化、促进昆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