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师范和商丘师范哪个好?
周口师范学校名称: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省属高校。学校成立于1973。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办学条件好。目前占地面积1.524亩(含主校区1.300亩),学校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价值2.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000万元。现有15个教学(学院)系,包括汉语言文学系、新闻系、外语系、政法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系、教育科学系、经济管理系、生命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系、体育系、美术系、音乐系、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育系有五个,分别是公共理论、公共体育、公共外语、公共艺术与职业技能、公共计算机。共有54个专业(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22个),涵盖文、理、工、法、史、教。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全日制普通学生12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6500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7人,博士、硕士教师231人。学校位于何英河、沙河和贾鲁河三川交汇的河南省周口市。学校秉承“德、学、定、志”的校训,遵循“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教学科研为两翼,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美国布鲁顿帕克学院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强校”的理念,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教师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81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283部。学术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被《中国核心期刊(选刊)数据库》收录,是河南省高校优秀期刊。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近年来,着力完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确保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初步形成教学研究型本科学校的基本框架,为创办综合性师范大学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简介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位于黄淮平原腹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华商之都”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沿海,西接中原,北临齐鲁,南接江淮。这里浓缩了原始自然的辽阔和博大,汇聚了华夏人文发祥地的优秀人士,老黄河湿地和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色美不胜收。这里盛产贵德古城和应天书院,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陇海、京九铁路、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济(济南)-广(广州)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国道310、国道105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是黄金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史沿革商丘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05年,在中国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演变的过程中,源于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的位于东门里路以北的范文正公讲堂,改制为商丘师范学院的前身归德府中学。
新中国成立前,归德府中学多次更名。商丘大学创建于1958,商丘师范学院创建于1975。1977恢复高考后,商丘师范学院附中商丘师专班。1981 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丘师范学院成立。1992年4月,学校更名为商丘师范学院。2000年3月,商丘师范学院与商丘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商丘师范学院,成为商丘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基础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重点保证教学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5.4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654.38+03.24万平方米。建设58个多媒体教室、18语言实验室和15微格教学;有141个实验实训室。有19个系,包括文学院、数学系、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化学系、外国语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政法系、体育学院、生命科学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计算机系、教育系、环境与规划系、新闻与传播学系、经济与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与体育系。目前,学校还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炎黄文化研究所、汉梁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2000年以来,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办学特色日益凸显。逐步建立了文理并重、师范与非师范并重、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2007年,物理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适应教师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先后建设了11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省级网络课程。学校认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改项目研究,用教改成果指导教改实践。2004年以来,教师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0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10项。在最近两届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科研成果丰硕。2006年以来,我校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69项,地市级项目181项。* *获得上级科研经费200多万元。教师发表科研论文2158篇,其中68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80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152部,文学作品100部,科研项目215个。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奖励352项,国家自主知识产权8项。2004年至2007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