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
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纺织品、服装、鞋帽的生产和销售;专用设备制造等。,此外,还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及加工、商贸物流及服务、网络连锁等领域。集团公司主要产品有球墨铸铁管、管件、钢网架、钢材、铸锻件、纺织、服装、染整、皮鞋、橡胶制品、配件、工程机械、特种及专用汽车改装等。
集团公司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军需技术检测中心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高新技术企业11个,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6664人,占员工总数的8.1%。
自2000年以来,集团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包括3 863项目、2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8项国家级奖励和44项省部级奖励。
截至2010年6月,集团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51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集团公司是铸管及管件、钢格板、钢塑复合管、胶鞋等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者,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多年来参与了球墨铸铁管国际标准的制定。2000年以来,集团先后主持和参与了7项国际标准、31国家标准和11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修订和审定工作。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了一批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项目,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的技术诀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要科技成果
集团公司在钢铁冶金板中的大口径球墨铸铁管、真空消失模管件、钢塑复合管、涂层管、双金属复合管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际技术和产品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第八届中国专利金奖”、河北省省长特别奖等多项奖项。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科技成果显著。
新兴铸管公司结合离心铸造技术优势的原始创新,成功开发出全新的特种钢管生产工艺——“离心毛坯+热挤压+冷轧”,制造出冶金结合完全的高端无缝钢管和双金属复合管。该成果于2007年通过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评估组的联合验收。基于该项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成果,公司于2010启动“离心铸造复合管”项目建设,生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冶金复合双金属无缝钢管等高端特种管材,为公司开发钢铁行业高端产品奠定了基础。
吉化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研成果近百项。其中,南京际华3521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某型武器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际华3537制鞋有限公司“鞋用橡胶高效硫化新技术开发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开发的精制棉/麻/黑色粘胶14.5在2009中国国际纤维纱线科技发展论坛上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授予优秀纱线奖。在防护装备领域,公司开发了95式5.8 mm枪族系统改进通用背具、电磁屏蔽帐篷、耐高温耐腐蚀PTFE新型过滤材料等具有代表性的新产品。
新兴重工多年来注重技术积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联合野战油库(站)系统、军用软油管道系统技术装备研究、发动机零部件快速测量、数字化建模和面向制造的设计。
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新兴铸管公司主持起草修订了6项球墨铸铁管国家标准,牵头起草了GB/T24596-2009《球墨铸铁管及管件聚氨酯涂层》和欧洲标准BS EN 15655-2009《球墨铸铁管、管件及附件和管道内聚氨酯涂层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等3项钢塑复合压力管国家行业标准和施工规范。十一五期间,公司作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国际标准化组织铸铁管专业委员会会议,参与铸铁管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新兴重工负责起草推土机、挖掘机、管道起重机、自卸车等八项土方机械国家标准。
吉化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制定了9项国家标准和60多项行业标准。其中,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作为第一起草人,参与了劳动保护服装号型国家标准(GB/13604-2008)的修订和职业装检验规则国家标准的制定。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着力建立两大体系(创新生态系统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三大机制(人才成长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成果激励机制),构建“以技术中心为主导、内部专家为支撑、项目和R&D课题为载体、外部资源为补充”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集团公司一方面通过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肥沃的创新土壤和先进的创新文化,另一方面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政策和制度,制定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建立健全与评价工作相匹配的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集团公司通过厂校结合、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壮大了企业科技队伍,促进了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快速成长,建立了独特的人才成长机制。集团公司建立了一套技术创新的资金保障机制,以企业预算资金为主,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为辅,利用科技工作者自身资源(如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筹集创新资金。)和企业的设备资源。集团公司积极建立创新成果激励机制,根据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对R&D人员进行考核,使R&D人员逐步像营销人员一样成为企业的高收入人群。
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承担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工作。2009年,新兴河北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在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工程设计院的基础上成立,承担集团内外的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施工、总承包、设备供应和采购服务。
集团公司各板块也建立了符合行业特点的创新体系。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成立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承担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职能。
2008年6月,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R&D团队,成立了际华研究院。按照行业划分,际华集团拥有5个专业研究院和49个专业研究实验室,构成了际华研究院、专业研究院、研究实验室三级R&D体系。
新兴重工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主机制造企业,构建和发展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枢纽,新兴重工规划发展部为纽带,各企业生产技术组织为基础的研发体系。
科技创新机制与体系建设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规划的编制。公司先后编制了2009-2011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科技发展(创新)规划,召开了“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评审会,讨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人才引进与管理、R&D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
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理顺管理方式,实施激励奖励制度,促进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先后制定了以下办法: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申报指南、知识产权管理办法、首席人才选拔办法、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评选暂行办法。
集团公司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2006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交流自主创新经验,研究自主创新思路,部署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大会表彰和鼓励了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进步项目。2008年,集团公司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了第一次科技会议后的科技工作,部署了集团公司3-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大会表彰了集团公司2006-2008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和技术中心,评出了集团公司首批首席专家。
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
集团公司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集团公司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到2010,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军需技术检测中心1个,国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个。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作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享受国家补贴的专家有6人。2009年,集团公司所属的吉化3542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军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在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原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现有员工28人,主要仪器设备215台套。是具有承担军品执法检验资质的国家质检机构。长期负责军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主要对纺织品、针织品、印染布、服装、皮革毛皮、鞋靴、橡胶塑料、配件(含服装配件)、包装材料等军品和军转民产品进行检验。2003年,集团公司被人事部批准建立博士后研究中心。
目前,集团公司已有20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是:吉化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长春吉化3504职业装有限公司、吉化3506纺织服装有限公司、Xi安吉化3511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吉化3512皮革服装有限公司、吉化3515皮鞋有限公司、吉化3517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吉化3521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吉化3522配件有限公司、吉化3523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吉化3537制鞋有限公司、北京三星汽车有限公司、新兴重工湖北3611机械有限公司、天津一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疆吉化7555职业装有限公司、襄樊新45印染有限公司、新兴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拥有1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职业装设计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化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吉化3521特种设备有限公司二恶英烟气分解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集团公司有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桃江新兴管件有限公司、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新兴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吉化3509纺织有限公司、吉化3517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吉化3521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吉化3521专用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