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牌?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觉得大家有一个误区,品牌不等于商标。那什么是品牌呢?一个品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品牌一词来自古挪威语。“brandr”是品牌的意思。用于区分不同生产商的产品(包括服务)。很多人往往把商标当成品牌。其实商标和品牌是有本质区别的。商标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选择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用以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显著标志。我们认为商标不等于品牌。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商标注册时,品牌尚未形成。我们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是商标,不是品牌。2.当品牌消失或拥有该品牌的企业破产时,该商标仍然可以有效。比如秦池酒品牌消失时,“秦池”商标仍然有效。3.商标可以注册和保护,但品牌不能注册和受法律保护。品牌保护只能通过注册商标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来间接和有限的保护。4.品牌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我们说名牌不等于品牌。我们来看看这些国内知名品牌:1。名牌只是代表了广泛的知名度,而品牌代表的更多,比如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信任度、跟进度、持久性。2.品牌一定是名牌,但名牌不一定是品牌。换句话说,品牌必须有广泛的知名度,知名度不一定是品牌。3.名牌是选出来的,品牌是选不出来的。4.名牌和品牌的关系,就像名人(或名人)和英雄的关系一样。希特勒是个名人,但不是英雄。孔府宴酒是名牌,但不是品牌。美国营销协会(AMA)在1960中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标志、符号或设计,或者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一个销售者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当我们进入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对品牌的定义无疑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为了避免与“商标”和“字号”混淆,我们将问题中的品牌称为“终极品牌”。终极品牌是产品的终极品质,是企业文化的终极成果,是客户利益的终极体现。终极品牌必须具备以下九个基本要素:第一,终极品牌必须有足够的品质保证。极致的品牌能保证消费者的信心,提供消费者期望的稳定有效的功能,提供持续良好的(售后)服务。案例:星巴克对咖啡豆的选择非常挑剔,从品种到产地到颗粒形状,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星巴克绝不允许未经专家严格评估(杯评)的咖啡豆进入市场。其咖啡品评专家每年要对超过654.38+万杯咖啡进行品评,以保证品质,通过杯评法挑选咖啡豆,再确定精准的烘焙度,让每一杯咖啡的独特口感得以完全释放。星巴克的口号是:充分发挥每一种咖啡的风味。最后一步是将热气腾腾的咖啡和标准服务模型一起出售给客户。第二,终极品牌一定是个性化的。一个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必然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这种独特的“个性”牢牢吸引着消费者,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案例:当李宁说“我们要我们的产品超越耐克”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个性。李宁口口声声说“做自己不如做别人”“中国人需要自己的运动品牌”,但在行动上却始终遵循耐克的策略。耐克提倡“做就行”,李宁提倡“我运动我存在”;耐克崇尚“我可以”,李宁崇尚“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的体育理念几乎是耐克在中国的另一个翻版。李宁的logo也和耐克的logo很像。很多人认为李宁的品牌形象简直就是中国版的耐克。第三,终极品牌是商品信息的巨大载体。品牌信息包括品牌质量、设计、工艺、包装、使用等技术信息和功能信息;还包括法律环境、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环境、社会舆论、广告传播等制度信息;还包括产业文化、民族习惯、象征价值、信息含量等文化信息。品牌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有更多的象征价值,也就是信息价值,而且是最重要的价值。品牌的象征价值是信息时代通过非物质生产创造财富的根源。品牌的象征价值成为一种市场权利,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的建立使得“市场权利”从以物质和能源为中心转向以信息和文化为中心。作为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品牌符号价值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以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控制着消费者和市场。品牌符号价值的影响不仅意味着对市场的占领,还意味着对消费者的精神文化和思想心理的统治;在创造巨大市场红利的同时,引导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着人们的追求和社会潮流。第四,极致品牌有丰富的对应联想。消费者购买一个品牌不仅仅是看产品本身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说到品牌,有丰富的联想,而且是对应的联想。产品联想一定是超越功能的,只有超越功能才能长久。所以品牌联想是产品是否过渡到品牌的第一特征。提到麦当劳,消费者想到的是汉堡、孩子、幸福;一看到可口可乐,我们就想到幸福、时尚、前卫、活力。可惜联想没有联想。联想电脑公司曾打出广告:“如果世界失去联想,会发生什么?”但是,当我们看到联想电脑的时候,除了功能,我们并没有更多的联想。难怪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调侃道:“如果世界失去了联想,那就只有神舟了!”品牌失去联想会怎么样?品牌失去了联想,就不是品牌,甚至成为廉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