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电子书平台z?

前段时间,号称“全球最大数字图书馆”的Z-Library网站的多个域名被美国政府查封。与此同时,法国、印度等国也正式发布禁令,将Z-Library从当地搜索引擎的结果列表中移除。事件一出,也在中国互联网界引起轩然大波。网友戏称“真相大白”,但还是忍不住感叹“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也有人对事件仍有可能出现转机表示保留。

Z-Library原网站截图。该网站在下面的介绍中自称“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图书馆”。

但据美国司法部最新消息,该网站两名创始人已在阿根廷被捕,面临“侵犯版权、电汇欺诈和洗钱”等多项指控,案件仍在审理中。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一系列“影子图书馆”(通常指收集大量有版权的书籍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网站,“影子”也意味着它们可能处于非法灰色地带)相继出现——Gigapedia、Kolkhoz、Librusec,以及最近多次面临解散或关闭的Lib.gen和Sci-Hub。如果这真的是一场非黑即白的版权纠纷,为什么这些网站会被贴上“数字盗版”的标签,在舆论场上屡屡获得支持?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Z-Library被关闭后,国外社交媒体上持续着一场关于“数字版权与知识开放”的大讨论。一边是年复一年高价的资源付费让读者叫苦不迭,一边是坚持“版权至上”的出版公司不断发起维权运动,与今年4月“中国知网”引发的风波遥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交锋中,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这一次,他们中的许多人站到了声称“维护自身权益”的出版商的对立面,质疑现有的“版权结构”对作者的伤害远远大于因“盗版”而损失的利润。这些声音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实际操作中“版权”保护谁的权益的思考。

当我们梳理相关争议时会发现,在围绕Z-Library关闭的风波中,人们在面对盗版伦理的相关问题时,也在与现有的合法出版模式争论,而后者大部分时间为原作者或投稿人提供的报酬非常有限。由此产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知识作为一种可以被精确、无限复制的资源,是否应该受到“绝对所有权”的限制?在当前全球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法院对Z-Library案的最终裁决可能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分水岭事件。

铁打的网站和流动的域名:“影子图书馆”的起源和自我复制

“这注定是一场打不赢的版权战。”美国月刊《理性杂志》认为,根除这种以Z-Library为代表的数字图书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人们需要免费的信息,现代科技和数字生态系统就会提供,最终这一系列的行动都会以高昂的代价告终,耗时耗力。

虽然Z-Library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2,该网站已经收藏了超过1045万册图书和8483万篇文章,号称“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但这个相当惊人的收藏量是短短十几年快速积累的结果。早在2009年,Z-Library就以另一个知名电子书分享平台Lib的镜像版本首次亮相。与Sci-Hub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在线数据库。它们彼此共享资源,服务器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据创建Sci-Hub的哈萨克斯坦神经科学家Alexandra Elbakyan称,当有人请求一篇文章时,系统将首先搜索Lib。性别数据库。但如果文章不在,系统将使用捐赠的密码登录期刊网站,下载文章,并同时提供给请求它的用户和主数据库。

这种互联结构可以最小化备份数据的空间,同时,即使包含相关数据库的磁盘丢失,也可以继续运行。一旦域名被屏蔽,一些用户可以快速罗志一个未被屏蔽的链接列表,然后通过另一个数字路径将其带到被禁网站。这些层出不穷的镜像网站就像神话中的“九头蛇”。即使政府可以查封一个分支机构,他们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域名来迅速重建收藏。

Sci-Hub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影子库,包括Lib。Gen和Sci-Hub,几乎都是用俄语创业的。Lib.ru是最早的影子图书馆之一,由一位俄罗斯学者创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互联网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图书馆”,如——Gigapedia、Kolkhoz、Librusec等。这些馆藏以俄语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包含其他语言的资源库。“开放”的传统来源于“限制”。阿姆斯特丹大学盗版研究员Balázs Bodó认为,宽松的版权法和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使得影子图书馆在俄罗斯存在并蓬勃发展。更何况还有一些世界上最早的桌面和数据库。

90年代以前,苏联大中城市68%以上的家庭在黑市上买书,当地学者常年通过地下出版物逃避政府审查。甚至在1991苏联解体后,审查制度正式终结,但国家对出版业的资助也随之终结。之前的政治限制被经济限制取代,大规模失业、工资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可支配收入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向市场化出版模式的转型。同时,俄罗斯的版权保护一直比其他地方宽松。在《世界版权公约》签署之前,其作品在作者死后15年可以在俄罗斯“免费”使用。

这些都让影子图书馆带上了“利他主义”的光环。自诞生之日起,它就被视为官方图书文化和出版商业模式的对立面。如果抛开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它确实是免费的、自下而上的、不受审查的。在2020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博多对“影子图书馆”的访问记录进行了“供给侧分析”,发现很大一部分下载集中在合法但无法访问的作品上。“黑市的出现,无论是文化、毒品还是武器,永远是供需摩擦的征兆和警示信号。”当合法可得的和需要的存在显著差异时,“文化黑市”就会在这里与既定的、公认的“文化中介”竞争,并超越竞争。在这种持续的生存威胁下,商业模式和机构不得不一步步适应,或主动进化,或被动退出。

纪录片《边缘》(2017)剧照。

“不要叫我的名字”:学术界和创作者的质疑声

早在Z-Library关闭之前,影子图书馆就已经成为大型出版社和期刊的眼中钉。2015年,美国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爱思唯尔的上诉法院试图关闭两个最受欢迎的图书馆Sci-Hub和Lib。gen 2065 438+07年,美国纽约地方法院裁定Sci-Hub违反美国版权法,判给爱思唯尔15万美元赔偿。2020年,爱思唯尔、美国化学学会(ACS)和美国出版商Wiley在德里高等法院对Sci-Hub再次提起诉讼,并将其创始人Elbakinyi列为被告。在他们的多次声讨中,他们坚持认为影子图书馆不仅给出版商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危及了图书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利益。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获得一致支持,至少来自学术界的反对由来已久。2015,包括上面提到的盗版研究者博多在内的多位学者签署了支持影子图书馆的公开信。他们在信中直言,上述诉讼案实际上是对科研人员的“沉重打击”。以爱思唯尔为例,其37%的年利润率与不断上涨的学费、不断扩大的助学贷款债务以及兼职教师微薄的工资形成鲜明对比。爱思唯尔拥有一些最大的学术资料数据库,但这些资料的授权价格如此之高,就连世界北方最富有的大学哈佛大学也曾抱怨“买不起”。

哈佛图书馆前馆长罗伯特·达恩顿说:“我们的老师做研究,写论文,评论其他研究者的论文,在编委会任职,这些都是免费的...然后我们不得不以令人发指的价格买回我们的劳动果实。“如果取消“捆绑”订阅,期刊文章的平均成本一般在30美元左右。此外,仅通过阅读摘要可能很难知道该研究是否相关。这迫使学者和学生在知道他们是否真的需要阅读这篇论文之前,必须付费。期刊文章的定价使得世界各地的许多学者——以及所有非学者——很难进入它们,从而使它们成为特权的象征。

面对这种情况,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开放存取”的浪潮。支持者的诉求很简单,因为制作数字拷贝的成本几乎为零,他们呼吁学术文章免费开放。如今使用率很高的维基百科就是这种想法的一次实践尝试。开放获取运动大约两年后,美国的几所大学威胁要取消学术期刊的订阅,以抗议过高的定价。

然而,这波浪潮至今未能将影子库带到太阳上。《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没有回避这种复杂性。一方面,学校的威胁导致出版商重新设计他们的商业模式,并最终引入了所谓的“作者付费”,即作者必须向期刊支付在线发表文章的费用。另一方面,开放获取的真正障碍实际上来自学术界内部。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下,学者想要在教师岗位、晋升、任期和拨款申请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他们所处的环境将根据他们发表的文章来判断。那些久负盛名的期刊,如《细胞》、《自然》、《柳叶刀》等,往往对其内容保护得最好,大学往往会通过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来炫耀自己的学术实力。“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科学界的领袖——诺贝尔科学家、机构负责人、大学校长——他们有能力改变现状,但从不正视这个问题,部分原因是他们也构成了。

对于那些住在大学里的研究人员来说,影子图书馆就更少了。印度法学家高塔姆·巴蒂亚甚至在他的2019作品《变革的宪法》中引用了影子图书馆。他承认没有自由。Gen,这本书就不会出版了。“在大学的封闭区域之外从事学术工作,就像试图只用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游泳一样。”

相对于学院派的研究者,笔者之前对影库的抵触是比较一致的。毕竟作者靠的不是同行评议和引用,而是不断攀升的销量数据为自己的创作供应物质养分,同时也用这些数据争取更多的发表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有不少书籍作者发表观点,对关闭影子图书馆持保留态度。出版《变革宪法》的巴蒂亚也是一名科幻作家。他的小说《墙》之前可以在Z-Library下载。对此,他调侃道:“我对那些下载电子书的人没有任何评判,因为你知道,他们终究是要花钱的。”

另一部分反对关闭影库的创作者其实是在权衡利弊。美国自由作家艾莉森·鲁米特(Alison Rumitt)认为,虽然这个网站的存在让她损失了一部分收入,但与切断其作品的访问渠道和美方逮捕个人相比,所谓的“解决方案”远比问题本身更糟糕。她承认自己也会去影子图书馆下载绝版的作品。对于试图在资本主义机器中谋生的作家来说,单本书的利润太有限,现有的“版权结构”对作者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盗版”损失的利润。鲁米特说,与其以保护作者的名义攻击影子库,不如先保证作者能得到更公平的待遇。“这大概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纪录片《边缘》(2017)剧照。

“版权”之争:数字盗版?不合理垄断

虽然反对关闭Z-Library的声音很多,但是影子图书馆本身早就有争议。美国知识产权登记处的贾斯汀·斯宾塞(Justin Spence)表示,以Sci-Hub为代表的影子图书馆正在宣扬“盗版”的合法性,这传递了一种“任何知识都应该是免费的”的错误观念。但学术生产和交换的动机其实很复杂,这种“利他”的概念模糊了成本。斯潘塞承认,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也不应该把它推到极端,让所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都可以接受。

那么,影子库实际上是否涉及“盗版”侵权?在影子图书馆:侵犯版权还是公共利益?Kavya Jha在文章中对比了2016年发生在印度的“德里大学抄袭案”。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起诉德里的复印店侵犯版权。被告辩称,复印的资料用于教学参考,仅复印了少量图书,不影响原告的图书市场。最终,法院以“出于教育目的,在公正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为由,判决被告胜诉。但略有不同的是,在Z-Library代表的案例中,影子库无法证明其提供的资料没有用于商业研究。

影子图书馆(Joe Karaganis著),研究和比较世界范围内知识共享的方式和现状。

同时,影库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利润”的判断。卡比亚·贾指出,大多数盗版网站的目的不是提供免费内容,而是为了赚钱。然而,影子图书馆不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反驳这一点,出版商声称这些网站获得了高额捐款,这足以说明他们的盈利动机。但是,商业动机是否可以等同于接受捐赠,值得商榷。此外,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受版权保护。

除了“盗版”定义之争,影库还在一次次重启。这其中的症结在于资源的可及性或者说知识本身的阶级性。如上所述,在影库的使用记录中,很大一部分下载集中在那些合法但无法访问的作品上。这种“无法接近”部分是因为资源的不平衡。在偏远地区,“很难在当地书店买到你需要的书,即使能远程买到,也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收到”,或者说“绝版资料”。与此同时,迈阿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教授Vivek Jayaram指出,高昂的访问价格也引发了质疑——“信息不应仅限于那些有足够特权负担得起的人”。

相关的争论逐渐上升到“版权”本身的问题。美国自由派律师斯蒂芬·金塞拉甚至直言,版权是政府立法授予的不合理垄断。与竞争性、排他性的“稀缺实物”不同,文字或思想可以被精确地、无限地复制,应该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更何况,很多时候“版权”并不是保护创作者的利益,而是把出版商变成了他人“财产”的部分所有者。2023年,总部位于荷兰的爱思唯尔出版部门报告利润约为65,438+0,654,38+0亿美元,收入30亿美元。据中国知网财报显示,其2023年净利润为654.38+0.94亿元,毛利率高达53.35%,2005年以来最高时达到72%,作者所占收入份额微乎其微。

同方王智2023年财报截图。(信息来自同方股份财报)

此外,《理性》杂志评论称,从功利的角度来看,版权的规定原本是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进步”,但实际上关闭“影子图书馆”弊大于利,因为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研究。正如《柳叶刀》(The Lancet)在2016的一封公开信中所说,这类网站可能对秘鲁和其他地方的医生大有裨益,在这些地方,很少有医生能够访问“他们照顾越来越多各种疾病患者所需的文件和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这种论点变得更加有力。

这些都使得Z-Library案的最终裁决备受关注。正如卡比亚·贾(carbia Jia)所说,在全球对开放存取运动的支持度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法院每判决一次此类案件,都可能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分水岭事件。回到“德里影印案”,法院判决中的解释或许仍值得思考:“著作权,尤其是文字作品的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神圣的或自然的权利,赋予作者对其创作的绝对所有权...版权的目的是促进而不是阻碍知识的获取。其目的是刺激作者和发明者的创造性活动,并最终使公众受益。”

参考链接:

1.Z-Library的关闭让用户争相寻找替代品

69818/life style/z-library-shut down-leaves-users-scrambling-to-find-alternatives/

2.z图书馆被禁,学生们陷入狂热

每日-明星-书籍/新闻/z-图书馆-禁止-学生-狂热-3162551

3.影子图书馆禁令使出版商与自由信息活动家对立起来

sci-tech/technology/a-shadow-library-ban-pits-publishers-against-free-information-活动家

4.你不能阻止盗版图书馆

2022/07/24/你不能停止盗版-图书馆/

5.“自由人的自由图书馆”:大众文学“影子”图书馆如何绕过数字壁垒并重新定义当代俄罗斯的合法性。

ojs/index . PHP/FM/article/download/11715/10136?inline = 1 #作者

6.为什么大型影子图书馆是俄罗斯的

为什么大型影子图书馆是俄罗斯的

7.为Z图书馆和图书盗版辩护

life-culture/article/57545/1/in-defense-of-pirate-and-z-library-shut-down-Alison-rumfitt-writer-author

8.所有的研究论文都应该免费吗?

2016/03/13/opinion/Sunday/should-all-research-papers-be-free . html

9.影子图书馆:侵犯版权还是公共利益?

影子图书馆:侵犯版权还是公共利益?

作者/陆深

编辑/李永波

校对/王新

如果你对自考/成考有任何疑问,不了解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点击最下方咨询先生官网,免费获取复习资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