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需要注意什么?

棉花是目前我国纺织产品的原料之一,抗虫棉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必要的研究项目。

抗虫棉是指棉花植株具有抗虫性,以减少损害和损失的一类棉花。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抗虫棉主要是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棉是将外源抗虫基因(如BT基因)导入棉花,从而使棉花本身具有抗虫性。根据导入外源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可分为转单价基因(如BT基因)、转双价基因(如BT基因和CpTI基因)和转多价基因的棉花。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BT转基因抗虫棉,有四个系列:一个是美代子棉系列(如保铃棉32B、33B、99B等。);二是中棉所系列(如中棉所38、中棉所39、中棉所41等。);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的“国抗”系列(如国抗2号、12号等。);四是育种单位用转基因抗虫棉亲本配制的杂交抗虫棉组合。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时,要注意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后期要注意防止早衰。转基因抗虫棉只对棉铃虫和红铃虫产生抗性,对棉蚜、棉蓟马、棉叶、盲蝽象甲和斜纹夜蛾没有抗性,甚至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应特别注意这些害虫的防治。而且有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生长后期抗性下降,长江流域棉区应特别注意第四代棉铃虫的防治。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转基因抗虫棉是第一代杂交种,具有结铃集中、结铃率高的特点。此外,转基因毒性蛋白在棉花植物的所有器官中表达。抗虫棉根系分泌物中的毒蛋白抑制根系微生物,棉花根系活力在中后期迅速下降,导致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中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