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企业慈善捐赠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资料?
1,合格受赠人的定义
《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第170 (c)条列出了五类受赠组织。企业只要向这五类组织进行慈善捐赠,就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这五类要求在美国或其属地范围内,其净收入不惠及任何私人股东或个人。具体来说,第一,以宗教、慈善、科学、文学、体育竞赛、教育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为目的而组织和运作的社区福利基金、公司、信托基金和基金会组织;二是退伍军人俱乐部、退伍军人辅助机构、与退伍军人有关的信托公司或与退伍军人有关的基金会;三是按照旅居制度运作的国内兄弟会、联谊会、* * *援助社等国内友好团队,以及该制度下致力于宗教、慈善、科学、文学或教育的团队或协会;第四,专门为其成员的利益或为丧葬目的而设立的公开发行公司;第五,包括联邦政府、各州、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及其属地政治分区、印第安部落政府及其分区的公益捐赠。上述五类合格受赠人包括慈善组织和非慈善组织。更多的企业捐赠活动可以获得减免税资格,大大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如此宽泛的定义,不仅可以在全社会有效缓解贫困、提高社会福利、减轻政府负担,还可以促进各地区宗教、科学、教育、艺术、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2.优惠税额
根据美国颁布的《国内税收法》第501(C)条,企业在参与慈善活动时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一是免税:美国税法规定,以宗教、慈善、科学、促进公共安全、文学或教育,或促进国家或国际业余体育比赛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为唯一目的而设立和经营的公司可以享受免税。第二,所得税免税:企业自己设立的企业基金会,只要完全从事慈善事业,就可以享受捐赠、合同、服务费、投资等方式的所得税免税。三、扣税:在美国,企业慈善捐赠主要分为直接捐赠和间接捐赠两种方式。企业以直接捐赠方式捐赠规定的捐赠时,扣除限额为调整后的毛收入或应纳税所得额的65,438+00%;当企业间接进行慈善捐赠时,通过慈善组织进行捐赠的扣除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10%,而通过私人基金会进行的捐赠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四、税额递延:国内税收法规规定,企业向慈善组织捐赠,扣除额不得超过应纳税额的10%。超过限额的部分,可以在捐赠年度后五年内延期结转使用。如果企业在这五年内仍然进行了捐赠,则之前结转的捐赠额将在当年捐赠额之前扣除。例如,某企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654.38+0万美元,向公益慈善机构捐赠654.38+0.5万美元。企业当年获得税收优惠抵扣654.38+0万美元,捐赠金额超过税收优惠政策上限654.38+00%。剩下的50,000美元可以延期到第二年作为税收优惠扣除。
3.捐赠的类型
捐赠是企业慈善捐赠关系的客体。美国《国内税收法典》对企业捐赠的种类规定得更加详细和明确,分为两种:一种是货币捐赠,一种是非货币财产捐赠。首先是货币捐赠。捐赠为现金形式,且企业将现金间接转移给慈善机构或者直接捐赠的,企业捐赠的现金金额以捐赠时的实际价值计量。二是非货币财产捐赠。美国联邦税法明确列出了允许享受税收优惠的非货币财产捐赠:实物捐赠包括衣服、家具、设备、艺术品、珠宝、汽车等。;房地产捐赠向慈善组织或其代理人转让房地产的有效合同;有价证券捐赠,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不可撤销的可转让债券捐赠;所有者将其所有利益捐赠给慈善组织的专利捐赠、技术使用权的知识产权捐赠甚至从企业到高校的所有权转移等。,并有比较完整成熟的物理值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税法对可以捐赠的非货币财产的规定相对宽泛,但排除了企业代表慈善组织提供的服务,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根据《美国国内税收法典》关于企业慈善扣除的一般规定,捐赠价值的评估以捐赠时的公允市场价值为基础,遵循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非货币财产像货币一样税前扣除。企业非货币性财产捐赠中,捐赠为具有普通收入性质的财产的,捐赠金额为捐赠时的公允价值与调整后的基础价值中较低者;捐赠属于长期资本增值的财产的,捐赠金额为捐赠时的公允市场价值。
同时,为进一步刺激企业通过非货币形式捐赠,美国税收优惠制度允许企业将捐赠产生的运输费用等捐赠衍生成本计入捐赠存货价值。与货币捐赠相比,非货币财产捐赠加速了社会产品的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分配机制的稳定运行。正是由于美国税收优惠制度中对捐赠类型的明确界定,非货币财产成为美国相对成熟的捐赠形式,在整个慈善捐赠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