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

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很多用途。除了传统的秸秆粉碎还田做有机肥,我们还找到了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建材等新的途径,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北美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在加拿大的农业区,玉米成熟时,人们用玉米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把玉米秆切碎,切碎的玉米秆还田当肥料。美国有24个农业州,每年可收集约4500万吨秸秆用作饲料,或用于建造房屋,然后高强度挤压整捆秸秆,填充新房墙壁;此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将秸秆作为新的替代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料,从中提取乙醇进行开发利用,使秸秆的综合回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当然,这些活动受到政府补贴和其他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在欧洲,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秸秆发电方式。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稻草发电的国家。农民向发电厂出售秸秆,以满足数万居民的电力和供暖需求。发电厂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居民获得了可承受的电价。草木灰焚烧秸秆后,免费给农民施肥,形成了工业和农业相联系的循环经济圈。在日本,人们主要是把秸秆变成土壤还田做肥料,也用秸秆做粗饲料喂养牲畜;另外,一些难以处理的秸秆,通过专门组织,统一地点和时间,就地焚烧。日本也在积极探索秸秆的燃料转化潜力,开发了从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中提取酒精燃料的技术,向秸秆的科学实用化迈出了新的一步。

国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秸秆还田会影响作物生长,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环境,综合开发利用面临技术不成熟、投资大、效果差的困境。农民急着烧,政府急着堵,于是打起了游击战。其实秸秆综合开发的前景是很好的。有学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在农村把秸秆变成国家急需的工业原料,实现产业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0.5吨秸秆/亩,增收150元/亩)。可想而知,如果每年能转化全国7亿多吨秸秆的50%,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如果能打造以秸秆为原料的新型生态产业,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与秸秆生态产业相结合的高级阶段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农用生物柴油燃料、低聚糖植物化学品、秸秆有机肥、秸秆生物饲料等都是秸秆转化的产物,有望形成比传统“石油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这个前景非常诱人。在实践中,我国也有很多地方积极探索,创造性地采用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比如用秸秆造纸;或者利用秸秆生产无甲醛系列秸秆板,广泛用作高档家具、高档包装、高档建材、高档音箱的基材,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通过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使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鼓励农民扩大养殖规模,使秸秆成为牛羊的粗饲料;好在有些地方已经利用秸秆气化的原理和技术在农村开展秸秆沼气工程,很有意义。但由于秸秆利用的具体技术不完善,政策和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化运作不够,秸秆加工设备和相关加工设施有限,秸秆利用技术相对较低,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所以出现了目前的困境。

以上情况说明,秸秆焚烧与秸秆量无关,与秸秆综合利用率低有直接关系,所以必须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但如何改善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必须多管齐下采取措施和方法。首先要明确秸秆的问题必须通过市场化来解决,即以市场化的理念认识秸秆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企业化的制度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其次,要明确和突出政府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主体责任。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秸秆的科学研究。中国已经开始秸秆研究。如国家“973”项目针对“秸秆组分分离与分级定向转化”这一前沿问题,采用秸秆组分分离的研究主线——纤维素酶发酵与热化学转化的有机集成,旨在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高值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秸秆生态产业链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秸秆特色转化工艺理论和技术体系,适用技术及其推广尚不成熟。因此,必须改变秸秆利用技术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投入产出不经济的现状。第二,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支持力度不够,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没有跟上,公共服务和民间投资没有到位,导致长期缺乏配套的处理设备和基础处理设施,秸秆综合利用严重滞后。第三,政府还必须加大宣传和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准备工作。最后,要明确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任务和责任,不仅要做好宣传,还要做好相关管理。我们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必将推动农村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

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85%

2015 165438+25 10月2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国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部委要求,通过推进产业化拓宽秸秆利用渠道,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留茬高度等标准,推动秸秆还田或全部收种。积极支持秸秆储运服务组织发展,建立标准化秸秆储存场所,推进秸秆后续利用;支持秸秆代柴、纤维原料、清洁制浆、生物质能源、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完善配套产业和下游产品开发,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对于秸秆禁烧,四部委要求各地加强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应用,提高秸秆禁烧火点监测效率和水平;完善秸秆资源评价、综合利用和焚烧监测的统计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禁烧面积、禁烧量和综合利用量为核心的秸秆禁烧评价、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