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长沙交通大学经济研究所周正祥

WTO(简称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在GATT的基础上,在GATT第八次谈判即“乌拉圭回合”结束时,于1995年6月5438+10月1成立的。该组织自成立以来,成员已达136个,成员间的经济贸易约占世界经济贸易的95%,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经过13年的对抗和努力,中国终于在199115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入世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的障碍。那么,中国入世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WTO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WTO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表现在:

1,促进了成员间的经贸合作。通过多边贸易谈判,世贸组织促进成员之间消除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各缔约方平均降税幅度达到40%,降税幅度涉及的贸易额达到654.38+0.2万亿美元以上。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深化了服务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也促进了世界经济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

2.在公平和建设性的基础上解决国家间的贸易争端是有帮助的。世贸组织成员应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不是根据一个成员国的贸易立法或政策措施来裁决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并且不允许一个成员在没有世贸组织授权的情况下采取单边行动。一旦世贸组织做出裁决,争端双方都必须执行裁决。

3.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实施,加速了国际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流,对新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4、有利于提高成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世贸组织通过谈判降低贸易壁垒,在成员间平等执行协议,使各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降低,从而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水平。世贸组织协议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贸易保护主义消极保护就业相反,WTO更多的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来解决失业问题。

5.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济运行成本。WTO的原则使各成员企业能够在更加公平、公正、客观、透明的竞争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和贸易,防止企业因各国贸易法律和政策的巨大差异而导致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国内生产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率。

6.有助于政府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参与WTO的相关活动,平衡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为一国的国际竞争提供服务。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意味着为企业提供更加明确和清晰的商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强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第二,中国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WTO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并存。

1,机会:

入世将使中国GDP增加2.9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将增加2000亿元以上的产值,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中国的优势之一,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具优势。劳务输出的市场潜力巨大,不仅在亚非拉有巨大的市场,在欧洲和北美也有巨大的市场。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可享受国民待遇,引进外资可达6543.8+000亿美元左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纺织品的出口。最重要的关税措施是进口配额和许可证,这是世贸组织禁止的进口数量限制,国内产业不能受到进口数量限制的保护。纺织品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世贸组织要求到2005年减少并完全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尽管中国允许美国将中国输美纺织品配额额外保留4年,并在2009年之前保留,以及防止低价倾销的反倾销措施,但对中国这个劳动密集型纺织大国来说,向中国出口纺织品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⑤加入WTO有利于中国服务业的开放。西方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我们高得多,因为他们把服务业当成真正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我们这次服务业的开放,是在金融、保险、电信、流通、旅游、教育等领域逐步引进外资。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们对服务业开放的承诺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2.挑战:

中国入世虽然获得了平等、自由、规范的贸易机会,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对某些行业来说是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

①农业。根据签署的农业协议,到2004年,中国农业关税将从目前的45%降至17%,关键农产品将降至14.5%,这样,美国对中国的小麦出口每年将增加300万吨,中国麦农将为此付出54.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除了小麦,大量来自美国的玉米、柑橘和肉制品,很可能会加大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难度,增加农民收入。

2电信。允许外资占全部电信业务的49%,自投资之日起两年后可达50%;持有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51%股权。这将使中国的电信市场由垄断转为激烈竞争,电信业面临着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和降低价格的巨大压力。

三辆车。中国入世后,汽车关税每年将降低10%,到2006年将从目前的80%-100%降至25%。据估计,中国目前的汽车价格比国际汽车价格高出200-400%。如果降低关税,取消进口配额,五年后外国汽车将大量进入,国内汽车制造商将受到沉重打击。

4金融保险。根据有关协议,2005年前,中国将允许外商独资银行经营全业务银行零售业务,并开办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保险公司拥有50%的股份,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用户提供汽车贷款。这将对中国的银行和保险业提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这个行业的服务效率、服务种类和服务水平。

⑤高新技术产业。到2005年,中国将不再对半导体、计算机及计算机产品、电信设备等IT产品加征关税,实行国际通行的零关税。这将使国内市场变成真正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⑥互联网。中国将允许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建立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这意味着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将被打破。好在我们在互联网内容的本地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不然这个充满商机的领域真的不可想象。

⑦电影产业。未来几年将允许外资在中国院线持有50%以上的股份,每年进口不少于20部美国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影响巨大。

三、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中国降低关税是基于自身利益和发展需要,而不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降低关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1994之前,我国关税总水平为42%,1994降至36%,之后进一步降至23%,现在降至17%,为关税总水平。从65438年到0994年,中国的名义关税约为42%,世界银行的专家曾说,中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只有5%。目前,我国名义关税已降至17%,去年实际关税为7.9%。

从世界平均关税水平来看,入世后的关税减让谈判实际上是一个补救过程。因为原来的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进行了八次多边贸易谈判,世界关税总体水平从40%降到了6%左右。既然要加入世贸组织,当然要顺应这个趋势。世贸组织成员总体平均关税水平约为6%,发展中国家约为10%,发达国家为3%,中国为17%,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③在国际贸易中,走向零关税是世界的大势所趋。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对整个民族产业的保护作用和功能正在减弱,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所决定的。有些人单纯以关税的高低来看国家产业保护的高低,这完全是玄学。因为保护一个国家的产业,关税不是最重要的措施,这个措施越来越不重要。我们收的烟酒税不多,因为烟酒税很高,走私相当严重。但是烟酒消费税比国外低,完全可以降低关税,提高消费税,因为消费税是国内税,世贸组织管不了,只要同样的产品就国民待遇。关税只是整个税制的一部分,关税的高低不一定是民族产业是否受到影响的根本标志。

2.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立即全面开放市场,更不意味着在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比如中国入世对石化行业冲击很大,有人担心几十万油田工人就业会受影响。事实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因为我们没有完全开放市场,如果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我们的原油和其他产品的价格应该和国际价格接轨。然而,在我们参与世贸组织谈判的过程中,我们从未谈到价格一体化的问题。相反,我们要求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承诺允许中国保留关系国计民生的油、粮、棉、油、糖、电、供电的国家指导价,所以不存在价格一体化的问题。因此,几十万油田工人不会失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还不是我们所有产品和国外价格并轨的时候。而且,即使价格合并,我们仍然保留原油进口的垄断权。外国石油进口只能由三家国有公司经营。如果三大国有公司不进口,外国石油不可能来中国,也不存在价格整合或大规模进口的问题。

3.中国逐步开放银行和保险市场并不意味着开放资本市场。作为服务业,银行和保险的开放不等于资本市场的开放,这是两回事。而且在国际组织的分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资本项目的开放和管理,而世贸组织根本不谈资本项目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