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范围有哪些?

公益诉讼是指符合条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活动。公益诉讼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2.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主要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商家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

3.知识产权公益诉讼:主要是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产权侵权和盗用。

4.劳动保障公益诉讼:主要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拖欠社会保险。

5.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主要是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防止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药品。

6.国有财产保护中的公益诉讼:主要是保护国有财产,防止滥用权力和挪用公款。

7.反垄断公益诉讼:主要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总之,公益诉讼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