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出账户

项目支出科目介绍如下:

项目支出科目是指科研项目支出的种类和范围。根据不同的科研项目,支出科目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科研项目的支出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补助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合作研究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项目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预算支出之外,在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的支出。

项目支出是指单位的业务需要大量资金的某项业务支出,这些大额业务类别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进行申报。比如事业单位可以有购买设备的专项经费,行政单位可以有专项科研经费。

基本支出包括三项内容:

一、工资福利支出(在职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及各项社会保险)。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即日常办公费用、水电费、差旅费、工会费用、福利费等。).

三。对家庭和个人的补贴(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困难职工的生活补贴、养老金、学校奖学金、职工个人工作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等。).

事业单位收支分录怎么做

只有控制权可以用成本法,其他情况都是权益法。已经拥有控制权的企业采用成本法,视为自己的企业,没有控制权的企业采用权益法,视为投资企业。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同情况的子公司需要采用相同的口径,以减少利润操纵的空间。国际惯例是采用权益法,因为通过成本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利润低于权益法(如果子公司利润较高),所以一直要求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关于企业重组中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购买方取得的股权(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这意味着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初始确认时的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代表的是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就是说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实际上是以公允价值确定的,这和会计核算是一样的,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因此,母公司无需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对子公司固定资产和折旧的递延所得税影响或所得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