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知识产权的定义是什么?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权利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请阅读以下文章,了解关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

独立/拥有知识产权

定义

在科技部研究的《自主知识产权认定指南》中,自主知识产权是这样定义的:所谓自主知识产权,是指中国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通过其主导的研究开发或者设计创造活动形成的,合法拥有的某项技术知识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从其他国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购买的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和权利客体的自主性。所谓意思自治,是指权利人在不受相关知识产权原权利人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实现某项知识产权资产的财产价值的权利。自主知识产权可分为自主研究和自主所有权:自主研究主要是指一国境内的公民、企业法人或非法人机构对其自主研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拥有,

从广义上讲,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可以通过自主研究获得,还可以通过购买他国或他人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软件等权利获得许可。

一般来说,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是工业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等,只能由特定的独立的单一社会主体拥有,并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如何使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主张,具有主体地方化、所有权内化、权力一体化和私权公共性四个特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任何社会行为者都可以通过买断等其他方式获得对某一特定知识产权的独占占有和独占使用。有时,这种独占占有和独占使用权可以视为实现了知识产权的“自治”,即有权占有某项知识产权,并自主决定如何使用。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更为现实、实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指特定的社会行为主体,如企业,通过自己的人员,利用自己的物质条件,在做出一定的行为,如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并取得一定的智力成果后,所获得的知识产权。

特性

“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获取,也就是说主要是通过自行研究、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等原始获取方式获得。

“自主知识产权”要求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创造性行为包含在知识产品中。创意包括开创性的发明创造,也包括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和组合。

国家承认“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和存在,意味着需要承认国家相关机构的权利。

正确

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捐赠、并购等方式,或者通过五年以上独家许可,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指引》中所称的独占许可,是指技术接受方享有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的专有使用权。)在协议中约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五年以上,在此期间不允许技术供应商和任何第三方使用该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中国注册,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独家许可权(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期应在五年以上的独家许可期限内),且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

延伸阅读:

知识产权申报流程

什么是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仲裁?

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代理

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