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三大重点经济区是什么?

成渝经济区:推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战略板块。在沿海、沿江的T型国土开发战略中,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最发达的长三角相呼应。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的东部,在东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成渝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整个西部地区,成渝经济区是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能源产业、机械装备尤其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具有比较优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峡库区形成后,保护和治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德阳、成都、乐山等地拥有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重庆、綦江、江津的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武器弹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渝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渝经济区要发展成为推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就要抓住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重点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加工业、旅游业,努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改变产业支撑相对单一的局面。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能源产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紧密衔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跨领域链条发展模式,打造带动和支撑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随着绵阳-德阳-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将促进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产业升级。随着装备制造基地的形成,将推动长江上游和西部的工业化进程;随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将推动长江上游和西部的城市化进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将大大增强,成渝经济区西部物流枢纽的功能也将大大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天水城市圈是中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齐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之一。仅关中地区就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还有3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中-天水城市圈的发展方向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在中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带,围绕集约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开发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的战略性产品,努力建设中国西部的“硅谷”。强化Xi安一流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把Xi安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把Xi安高新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形成中国西部信息、金融、科技、人才中心和最大的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都市圈内的宝鸡、咸阳应与Xi统筹规划,合理分工。进一步强化宝鸡、咸阳在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业中的地位,把咸阳、宝鸡建设成为制造业创新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突出杨凌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功能,把杨凌建设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不断加强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应用。2.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关中-天水城市圈是以陇海铁路天水至潼关段、天(水)保(吉)通(关)高速公路为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和星火产业带,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医药、纺织、旅游、果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关中-天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周边配套项目,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这个经济区位于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它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是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经济区、东亚与东南亚的连接点。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加强与东盟和世界市场联系的重要门户,发展潜力巨大。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有利于深化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地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发展方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出口加工基地,以及沿海重化工业基地。1.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在于产业发展方向。沿海地区的北海、钦州、防城港要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南亚热带的农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发展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港口经济、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咨询服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其中,北海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全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重点发展国际贸易、滨海旅游、高新技术和海洋产业四大产业;钦州的发展方向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沿海临港工业;防城港要完善港口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港口运输、转口贸易、边境贸易等产业。一方面,南宁要充分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发挥优越的人居环境,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将经济建设转移到沿海地区;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积极推动用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设备和工艺等新技术对食品、机械、制糖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2.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海港和出口加工基地,以建设开放型经济为目标,逐步打造“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前沿基地。通过建设沿海港口和贸易走廊,使广西、贵州、云南与周边国家尽快形成便捷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网络,为贸易投资便利化创造条件,逐步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前沿基地,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南亚市场,成为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城港作为中国主要交通枢纽港之一,承担着广西和西南地区出海口的功能,将建设成为以大宗物资转运为主的枢纽港。钦州要利用港口腹地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和岸线资源,建设工业码头,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北海将被建成一个旅游和商业港口。三大港口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综合优势明显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组合港口群,与南宁在经济、信息、物资、金融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形成西南对外联系交流的“桥头堡”。3.未来的沿海重化工业基地——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以发展沿海重化工业为重中之重,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高起点大规模加快建设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铝加工、钢铁、造船等重大工业项目,推动沿海重化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