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是如何在莫斯科打赢自己的仗的?

在清晨的薄雾中,拿破仑骑着马穿越了深秋的俄罗斯荒原。在一座高高的小山上,他用望远镜悄悄地观察了俄国人在切沃基诺的棱堡。当时距离莫斯科只有125公里。大约3个月前,他率领50万欧洲盟军进入广袤的俄罗斯土地,追求他20年军旅生涯的最高荣誉,将法国的疆域扩展到世界的尽头。

刚过完45岁生日的雷军,就像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一样,正在攀上事业的巅峰,但他并没有沉迷于享受自己创造的我们生活的日子。相反,他沉迷于探索未知世界。名人和企业家至少有一个共同点。无论他们赢了多少场战役,总会有下一场必须要赢的决战!

1812的欧洲和今天的手机江湖

对于已经称帝八年的拿破仑来说,1812年的欧洲是一只温顺的羔羊,意大利匍匐在它的脚下,普鲁士和奥地利一片寂静,法国皇帝能看到的对手只有英国,1807年的米兰敕令和18653.500656565666年的米兰敕令拿破仑平衡对手的想法和朱元璋“棋子不能走

在很多欧洲君主眼里,拿破仑是异类,小米也是。苹果公开指责其抄袭,华为、联想宣称“营销只能赢一时”,“生产环节外包”投机取巧,其他厂商忙着像素级克隆小米(雷军语)。夹缝中生存的小米,在鬼神两个世界里,都和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一样不受欢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雷军充满了挑战、攻击、颠覆的精神。

完成五轮融资的雷军,正处于胜利和荣耀的巅峰,就像打败五个反法联盟的拿破仑。小米过早抢到全球智能手机前三的头衔,不仅让联想、华为等老牌巨头深感羞辱和不安,也让苹果、三星侧目。不管喜欢不喜欢,雷军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平和谦逊了。他更像曹操,不得不写“让郡知其意”。他的骑虎难下,他的进退两难,他对团队的责任,他对事业的期待,都变成了向朋友和老师开火的信心,这也是为什么他有“十年内取代苹果和三星成为全球第一智能手机厂商”的豪言壮语。

在手机界,联想和华为的地位相当于1812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小米在一些战斗中赢了他们,但后者的综合实力并未受损,仍有机会发动致命一击;体量庞大,软实力不足的三星,很像俄罗斯。是老板;那就是小米要抢占市场份额,威慑对手必须要面对的。拿破仑在招俄罗斯的时候深陷西班牙,小米也有下沉的竞技辅助线。反对者包括那些二线手机品牌,还有叫嚣着要搬到南方继续战斗的周等等。苹果的微妙地位相当于英国在1812。它总是在安卓的竞争之外,却在任何地方影响着每一个人。

人们通常喜欢以熟悉的方式应对挑战。1812年,拿破仑决定发动战争统一欧洲,雷军要让手机成为一切的中心,虽然马云冷笑道:“空气不好,手机有什么用?”雷军控制着四家上市公司,在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迫不及待地投资了70多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似乎是为了响应马云的空气净化器投资...雷军和他的小米正在义无反顾地构筑移动生态圈的护城河。

在这条竞争的道路上,不断提速的雷军,正面临着与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同样危险的决战。他们定下了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决心挑战一个看似可行却难以战胜的对手。小米和拿破仑帝国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组织、体系、架构和运作模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输不起,必须不断进攻,不断取胜。

雷军的三个担忧

战略上濒临深渊,行动上不惜一战的雷军,可能有三个顾虑:

1,系统存在生态缺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此迅猛,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它是否会成为那头屹立不倒的幸运猪,一半靠敏锐的洞察力,一半靠运气,而拥有双重身份的雷军还有第三个选择:投资。2004年成功将卓越转移到亚马逊的雷军,完成了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的转变。2008年至2010期间,辞去金山CEO的雷军一口气投资了约20家公司,包括YY语音、UC浏览器等。也有凡客诚品等成功的项目,需要持续补仓,更有魅族,似乎有事后踩点的性质。黄的“冤案”中怨念犹在,但雷军绝不会后悔,因为BAT的影子无处不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祭出杀手级的产品或应用。

如今,业务地位依然脆弱的小米,已经没有时间挥霍了。只有覆盖视野中的所有创新领域,如智能家居、知识产权、O2O、内容平台、周边硬件等,才能达到“挖深洞,积谷防饥”的效果。

2.加速与BAT的整合

估值450亿美元的小米,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极。从对美的的投资可以看出,小米对周边产业的渗透和向往是没有边界的,这不仅意味着小米充分从那些传统或新兴产业中汲取营养,也可以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持续释放有利的资本信号。但“硬件公敌”雷军并不愿意过早用BAT反驳这场大火。

雷军正在为小米新品发布会彩排。他最近在许多场合说过这句话,并引用了毛泽东的话。

小米18亿投资爱奇艺又释放了一个信号。除了给新浪空降的陈彤提供子弹,说明小米正在加速跳出纯手机业务,进入与BAT融合的时代,与暂时无法跨越的对手合作更好。这是雷军的愿景。小米已经通过投资优酷和UC拉近了与阿里的距离,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也加入了小米的投资者行列。现阶段BAT和小米的主营业务没有太多重合。阿里的云OS一度有意挑战MIUI。但由于缺乏品牌机支持,仅靠刷机很难克隆MIUI的成功模式。MIUI还是有一批二线手机或者山寨手机的粉丝。当然,云OS的受挫也可能让阿里投入更多资源发起反击。虽然小米并不惧怕这场竞争,但暂时避免与BAT正面交锋仍是明智之举。

3、懒惰和创新热情

雷军曾经表态,小米在2017之前不会上市,可能是基于合理的商业考虑,但对于长期透支生命支撑小米未来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公司的创始人和VP团队可以通过上市、出售、控股来实现,但大部分员工的权益只能通过IPO来保障。

小米在营销、公关、资本市场的成功,放大了员工的心理预期。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创业奋斗,内在难免会形成某种懒惰和迷茫,这是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无法解决的,也是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发展阵痛。当拿破仑踏上通往俄国的漫漫长路时,他手下那些事业有成、接连被封为王子和公爵的元帅们依然忠心耿耿,却不再像过去那样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雷军,既没有马云的“出口成汤”,也没有李彦宏的儒雅气质,用的是不断制造惊喜的绝招。和董明珠的赌约是这样,美的控股也是这样。这和拿破仑的策略很像。每次人们预测科西嘉小人要完蛋的时候,拿破仑都会用新的胜利来辟谣,胜利的后遗症需要再来一次胜利来弥补。

赢得决战,赢得战争

莫斯科战役,也被历史学家称为博罗季诺战役,是在交战双方都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的。拿破仑的心理极其矛盾。他不远千里来到莫斯科城下,当然是为了逼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城下同盟。然而,6月24日1812进入俄罗斯后,法军的减员率超出预期,原有40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

拿破仑的对手库图佐夫也同样犹豫不决。他不想冒险和欧洲第一的人对抗。可怕的冬天即将来临。他宁愿在俄国的严寒中等待法军瓦解,但莫斯科(当时俄国的首都是彼得堡)的象征意义让他无法承担不战而轻易放弃的政治责任。

于是,这场战役发生了,而且是19世纪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库图佐夫挽救了他的军队,拿破仑赢得了皮拉斯的胜利。这场决战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小米深入研究:

1.小米有没有发起决战的资本?

这也是当年拿破仑最犹豫的问题。近在咫尺的莫斯科是对胜利者最好的奖赏,但他的实力并不占优,中间还有库图佐夫这样危险而难以摧毁的对手。这是一场无论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打的决战,而雷军面临的选择比拿破仑要复杂痛苦得多。

对于大众消费品来说,销量和利润是两个决定性的指标。长期以来,小米的苹果精品战术比三星的机海战术更有效。雷军对单一旗舰机型的及时迭代,让小米用户拥有了更加稳定和不断增长的ARPU。这种体验被强势营销放大,成为小米之道的精髓。同时,对于严重依赖高估值的小米来说,保持出货量的绝对增长以维持资本神话意义重大,这也是小米注定的。

2015年,小米怀着非常矛盾的心理展开了这场决战。没有一款2000元以上的旗舰机型,只是靠数量冲击三星的霸主宝座,抵御联想、华为等国产厂商的围剿。这不仅是史无前例的,也意味着小米的品牌定位从中低端进一步消退。除了小米科技,日益臃肿的小米集团也在加速把自己变成相扑手。

决战的意义在这里变得模糊而抽象。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拒绝了达沃元帅以4万兵力发起侧翼突击的建议,坚持要强攻俄军的坚固阵地,因为此时的拿破仑已经不是法国革命军的将军,而是帝国师的总司令。他想要的是如何制造一个全面的敌人。不愿再背信弃义、冒险的拿破仑输不起。从昏暗的灯光走到聚光灯下的雷军和小米做到了。

2.找到合适的对手了吗?

雷军新年第一条长微博叫“去一个别人连做梦都没想到的地方”。他在鼓励自己的同时,努力传递着小米在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正能量,但在这条梦想的道路上,他和小米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手?

是三星吗?这是一家特别棒的公司。它拥有最完整的手机产业链,在2014年生产了最多的智能手机,掌握着海量的硬件专利和技术,把手伸向技术创新的每一个角落,但它从来不是任何人或公司的偶像或目标。即便如此,也很难复制或摧毁一个三星传奇。

单就销量而言,小米、致力于开拓国外市场的联想、多管齐下的华为,两三年内确实有可能赶上或超过三星(当然,超过苹果更容易),但营收和利润就是另一回事了。2014年,虽然三星以手机为核心的IM事业部利润较2013年大幅下滑,但一个季度的利润仍高达96.4亿人民币,而小米科技2014年(雷军创造性提出)的含税收入为743亿人民币。虽然利润未知,但参考2013的利润总额。即使考虑到三星手机均价处于下降趋势,小米也需要在2015年卖出至少3亿部手机,才能和三星在营收上一较高下。这是什么概念?只一个小米就清空了富士康所有产能!

但它是苹果吗成为像苹果一样集仇恨和崇拜于一身的科技图腾是很多人的梦想。众所周知小米是在一步步追随苹果,所有成功的手机厂商克隆苹果的野心都是从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开始的。从Symbian到Meego,诺基亚从未向Android低头,甚至嫁给了Wiinphone。三星在Bada屡败屡战,依然痴迷Tizen,小米MIOS也是,这是小米自我感觉良好的表现。

华为有海思芯片和5G的概念,小米想利用积累的用户口碑开发一个操作系统与之竞争,但MIOS不可能成为IOS,因为苹果除了系统之外还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系列芯片。剥离了所有生产要素,知识产权体系极其薄弱的小米,可能连面对董明珠“掌握核心技术”的勇气都没有。

这是一个乐视做手机,小米做电视的时代。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快速进化。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在黎万强之后并没有独特的营销优势。其手机均价自Redmi入局后一直在下降,不得不加快产品迭代。从小米1到小米3,是每年一款新品的节奏。近日,雷军微博爆料。2015,1,15,旗舰产品发布会再次召开,可能意味着小米5即将问世,距离2014年7月22日小米4发布仅半年。

今天的小米是一家山寨手机公司。雷军在小米集团的外壳下被塞满了各种想要的或者想不到的投资,但是小米会因为越来越胖而变强吗?还是相反,削弱了炸药的优势?1812年,拿破仑怀着统一欧洲的梦想发动了俄国战争,在莫斯科城下进行了一次近乎成功的努力。失败后,他留下了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2014年,雷军对小米系统做了所有可能的补充和增强,并承诺在新年伊始引领这款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