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人口密度是多少?
人口密度:84人/平方公里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跨东经103 24 '至103 58 ',北纬22° 49 '至23° 23 '。它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55公里。它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距省会昆明320公里。全县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4镇3乡(玉屏镇、新县镇、和平镇、白河镇、新华乡、白云乡、唐婉乡),76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704个自然村,831个村民小组。境内有苗、汉、彝、壮、瑶等17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60889,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32%,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42%。是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
境内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雨量1842.6毫米,湿度89%,年平均日照1571.4小时。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特点。
全县森林覆盖率55.02%,树木绿化率63.29%,理论水电储量56.94万千瓦;海拔1,000米以下热带地区50万亩以上土地;拥有大黄藤、红豆杉等珍稀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包括铅、锌、铁、钨、锰等有色金属矿产和大理石、硅石、花岗岩、无烟煤等非金属矿产。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民风淳朴多彩,有大围山国家公园、天然卧佛、中国罕见的史前陆地火山、迷人的高山瀑布、滇越铁路、人字桥等。大围山原始森林拥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植物140余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天然美容院”。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35.67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365.438亿元,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达到1.493亿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达到6543.8+0.343亿元,同比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43.8+0.68亿元,同比增长7.654.38+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94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6元,同比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0.85亿元和22.72亿元,同比增长4%和9.7%。
地势屏边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楠溪江、新县河和郭娜河贯穿全境。由于河流的切割,地貌形成了“四河三山六坡”的整体结构。地形极其复杂,山峦连绵,多“V”字形山谷。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0%。
历史沿革屏边汉代属金桑郡,属_ _ _郡。明朝属临安府。清朝属于华凯政府。民国二年(1913),设立靖边行政区。民国(1932)省政府改靖边行政区为县治。因“靖边”二字与陕西省靖边县相近,取县西北玉屏山“平”字与“边”字,次年五月正式定为屏边县,意为边塞。1950属于蒙自地区,1957属于红河州。1960年3月,国务院决定将屏边、河口两县合并,成立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4月屏边、河口两县分离,同年1年7月屏边苗族自治县成立,仍属红河州管辖。根据有关史料和我国出土的石器、青铜器文物,2000多年前,屏边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开始铸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特色产业屏边县坚持特色产业富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业态培育,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屏边荔枝、猕猴桃、枇杷种植“10000”工程扎实推进。屏边有荔枝、猕猴桃母园1个,枇杷高产示范基地8个,共发展荔枝6.6万亩,屏边猕猴桃6.3万亩,枇杷7.7万亩,“屏边猕猴桃”、“枇杷”。加快建设肉驴、林下山鸡、种鸡场等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养殖示范基地。共申报无公害食品认证1户,绿色食品认证7户,有机农产品认证8户。发展养殖基地16个,养殖大户54个,家庭农场10个。发展紫黑糯玉米、食用菌等种植,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业产业链收入。工业:新增工业企业3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新增县内外贸备案企业3家。做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积极搭建“互联网+”平台。目前,全县注册电子商务企业15家。建成7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4个投入运营。
城乡建设按照建设“精品县城、精品集镇、精品乡村”的思路,以“围城的森林、热闹的清水之城、美丽的花木之城、美丽的苗文化之城”为目标,持续补齐发展短板、完善配套功能,努力打造有山有水忆乡愁的特色精品县城。滴水苗镇特色小镇初具规模,苗文化传承中心、华山广场、何沐阳湿地公园等项目基本建成。
生态质量紧紧围绕“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不断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县”、“省级森林县”通过验收,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四镇三乡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民生学前教育入学率80.8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1.34%,高中入学率85.42%。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见成效,新区人民医院顺利迁址并投入运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初步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军民关系深度融合,荣获第十届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改革开放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和证明事项,承接上级下放31项审批事项,调整3项行政许可事项,法定审批时限缩短一半。梳理出“马上就办”、“网上办”、“一次办”785项。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操作,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办理事项3万余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涉企收费管理成效明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86654.38+亿元,省外实际到位资金44.3亿元,利用外资200万美元。荣获全省民营企业十强县第二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屏边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县)。
2019 165438+10月13生态环境部授予屏边县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8月,2019年度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屏边县榜上有名。
2019年3月5日,屏边县被列入2018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2065 438+08 18 2月29日,国家民委命名屏边县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