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
TD-SCDMA作为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从1998开始正式提交给ITU(国际电信联盟)。五年多来,它完成了专家组评估、ITU批准发布、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系统集成、引入新技术特性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化工作,从而使TD-SCDMA成为首个标准。这是中国电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注:3G***有四个国际标准,另外三个是美国主导的CDMA2000,欧洲主导的WCDMA和WiMax。)
TD-SCDMA的发展过程
1998年初,在当时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团队研究起草了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国TD-SCDMA建议草案。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中继交换和时分双工。于1998年6月30日,即ITU征集IMT-2000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候选方案的截止日期,提交给ITU,从而成为IMT-2000的15候选方案之一。国际电联综合了所有评价小组的评价结果。2000年6月+0999+01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和2000年5月伊斯坦布尔ITU-R全体会议上,TD-SCDMA被正式接受为CDMATDD系统的方案之一。
CWTS(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作为代表中国的区域性标准化组织,于1999年5月加入3GPP。经过4个月的充分准备和与3GPPPCG(项目协调组)和TSG(技术规范组)的大量协调工作,同年9月向3GPP建议将TD-SCDMA纳入3GPP标准和规范的工作中。1999 12在法国尼斯的3GPP大会上,中国的提案被3GPP(无线接入网)全体会议接受,正式决定将TD-SCDMA纳入Release 2000(后拆分为R4和R5)的工作计划,简称TD-SCDMA LCRTDD(低码片速率TDD方案)。
时隔一年多,经过几十次工作组会议和上百份提交稿件的讨论,2001年3月棕榈泉RAN全体会议上,随着包括TD-SCDMA标准在内的3GPPR4版本规范的正式发布,TD-SCDMA在3GPP中的融合达到了第一个目标。
到目前为止,TD-SCDMA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已经被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所认可和接受,形成了真正的国际标准。
TD-SCDMA标准的现状
自2001年3月3GPPR4发布以来,TD-SCDMA标准规范的实质性工作主要在3GPP体系下完成。在R4标准发布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唐联合其他众多行业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通过无数次会议和邮件小组讨论,对TD-SCDMAR4标准的物理层处理、高层协议栈消息、网络和接口信令消息、射频指标和参数、一致性测试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TD-SCDMA R4标准达到了迄今为止相当稳定和成熟的水平。
在3GPP的框架下,由于双工模式的不同,TD-SCDMA的所有技术特点和优势都可以在空口物理层得到体现。物理层技术的不同是TD-SCDMA和WCDMA的主要区别。在核心网,TD-SCDMA和WCDMA采用完全相同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之间采用相同的Iu接口;TD-SCDMA和WCDMA在空中接口的高层协议栈上也是相同的。这些相似性保证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无缝漫游、切换、业务支持的一致性和QoS保障,也保证了TD-SCDMA和WCDMA在后续的标准技术发展中保持相当的一致性。
65438+2006年10月20日已被宣布为中国国家通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