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有几个校区?
二。郑州大学简介郑州大学(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创办,法定地址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设有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本科生5.4万余人,研究生1.9万余人,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2000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大学,“部省共建”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郑州大学的医学教育起源于1928年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成立,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1工程列入国家“21996工程”。郑州工业大学,创建于1963,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纪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化学家侯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院士,土木工程专家教授,耳鼻喉科专家董民生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守銮教授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任教。
悠久的历史铸就了郑达大学独特的文化。根植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从容淡定,形成了郑大人宽容大度、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汇聚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形成多地区、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氛围;12文、理、工、医等学科均衡发展,形成跨学科互补的教育氛围;传承和弘扬历史悠久的特色文化,三大老校区的特色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升华,孕育了“实事求是”的使命和精神,形成了“真诚、善良、周到、勤奋”的校风。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文化引导的社会责任,努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融合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学校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均衡发展。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三个一级建设学科。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药理毒理、生物学、生物化学6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前65,438+0%,化学与临床医学ESI排名世界前3‰。ESI学术机构全球排名910,全国大学排名第46。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工程硕士领域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11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获奖人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24人,国家项目候选人7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752人,教师2174人,形成了以院士、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中国工程院何吉林院士是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莱蒙是郑州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南、张海和二月河先生在我们学校任教。
立德庶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部有46个系,114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名师6名,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14个,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544门。国家精品视频开放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14项,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校被列为全国杰出工程师、杰出法律人才和杰出博士教育培训大学。学校入选“2012-201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学校桃李芬芳,近90万校友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形成了独特的“郑达品牌”。
科技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学校制定了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拥有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钙镁磷复合肥技术国家研究推广中心、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作单位);拥有2个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包括资源和材料。建立河南省资源与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药物研究所、郑州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现代分析计算中心等直属科研机构。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课题)7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31。学校从事神舟航天员出舱窗口关键防护装置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非开挖工程技术与装备、“一步”固相合成半芳烃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及减毒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研究。在钢纤维混凝土具体结构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科普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