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究竟会是怎样,是否会像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那样,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解答。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奥巴马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将会与布什政府拉开一定的距离。正如众多人士所预测的那样,奥巴马会更多地回归多边主义,在众多国际问题上寻求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这既是出于保障美国自身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是美国试图重新构建世界秩序,规范和强化国际多边机制,恢复其受损的道德权威的客观需要使然。
影响一个政府的外交政策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关键性的因素无非包括国际环境、国内政治以及决策层个人因素。未来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将受到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预期一下未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走向。
首先,从国际环境这个因素来考虑,美国将会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在布什政府执政时期,中美关系获得了可喜的发展。这种发展至少来自于三个方面因素的推动:其一、美国在诸如反恐、朝核、伊核等传统安全领域以及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如气候、能源、疾病控制、环境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其二、中国实力的增强增加了中国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分量,美国需要审慎处理对华关系;其三、中国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出了较大地灵活性,比较成功地处理了美国所关切的诸多问题,同时积极搭建双边交流沟通机制,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的战略互信。这有利于缓解美国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走向不明确而带来的担心和猜忌。也就是说,在当前阶段,中美关系发展平台已经基本搭建起来,美国新任政府不可能舍此而另辟蹊径。尤为重要的是,美国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倍受国际国内舆论的指责,而美国新政府所必须面对的经济问题使其在未来对华战略上会更多地依赖与中国的合作。
其次,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考虑,美国新任政府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更多地是要解决国内民众所关心的经济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占去新政府施政时间与精力。美国新政府能否胜任,更多的是要获得美国民众的认可。况且,美国的内政问题更容易产生政策效果,更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新政府树立威信,从而给奥巴马政府加分,也有利于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的稳固。所以,新政府上台之后,关注最多的应该是内政,而非外交。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不太会在与中国的关系做文章。一个健康、有序的中美关系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重要的,美国方面对此已经基本形成***识。
再次,美国的外交决策层直接制定美国外交政策,他们的政策倾向将会直接反映到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之中。据目前来看,美国的主要决策者对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的。奥巴马在其竞选演说中表达了新政府上台之后继续发展对华关系的愿望。而奥巴马内阁中的成员,大多数是克林顿政府的旧朝老臣。因此,对于如何发展对华关系,如何看待中国国力的增长以及中国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将会更加的实际。由于有着对华政策的经验,相信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的对华战略磨合期会相对较短,政策的前后波动性不会太大。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将迅速在世界传播开来,并产生连锁反映。在此情况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发展最大、最具潜力的国家需要携起手来,***同应对未来的挑战。美国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对于美国解决现实问题有益,也是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超级大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
由此可见,美国对华政策将更多地以务实合作为主,在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寻求***识,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大的波折,以损害美中两国的利益。当然,民主党政府不可能完全继承***和党政府对华政策的衣钵,必然会在某些问题领域“标新立异”,一方面显示新政府对外政策的独立性,一方面体现民主党对外政策的传统。因此,在诸如贸易、人权、环保问题等领域,美国政府可能会有更多的动作(例如在奥巴马的竞选演说中就在关于美中贸易、人民币汇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表达了美国的不满)。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是比较一致的,在奥巴马时期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突发事件在中美关系当中所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突发事件缺少先期预警,中国方面应该在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领域准备一定的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几个重要的领域:政治领域(民主、人权、西藏、宗教等)、安全领域(台湾问题)、经济领域(贸易政策、人民币汇率)、认知领域(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以及中国对美国霸权的认知)以及其他方面(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领域既存在***同的利益,又有着根本的分歧,关键是如何求同存异,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存。当然,这需要中美两国***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