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经销商作为被授权方如何操作品牌授权?
由皮尔·卡丹在中国授权的毛衣、羊绒衫、家居服等品类的上海XX服饰有限公司,以及金利来在毛衣、羊绒衫、内衣等产品品类授权的上海XX实业有限公司,原本都是这些行业的经销商。通过前瞻性的眼光和大胆的投资,他们现在已经取得了运营上的成功。国内服装经销商要想依靠品牌授权发展市场网络,成功获得营业收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品牌授权并不意味着只要被强势品牌授权就一定能保证旱涝保收,失败的风险也是存在的。这需要长期坚持的勇气和把梦想变成现实的策略。因此,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是必不可少的。(2)选择有实力的、合适的品牌。获得适合经销商的授权品牌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服装相关品牌还是其他行业强势品牌;选择真正的国际品牌,还是国内服装专业领域的强势品牌,还是选择动漫形象品牌?服装行业的相关品牌被授权延伸到新的服装子品类,其关联度必然很高,会给消费者带来更自然的品牌联想。规范的国际品牌授权自然对授权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很高,授权费的多少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被授权后能否盈利。要获得国内服装品牌的授权,如何客观衡量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企业的经营实力和行业诚信度,品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品牌的广告策划,品牌声誉是否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等。,都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其实寻找授权品牌不一定局限于服装行业的品牌,这就需要经销商有发现的眼光。但笔者建议,对于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擦边球商标,还是要谨慎操作,或者进行“伪授权”。毕竟中国的消费环境越来越成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也会越来越规范。(3)品牌授权合作模式的选择。双方在品牌授权上的合作模式,并不是根据品牌授权方的要求或者授权产品品类的特点来概括的。有些许可人倾向于商标许可模式,有些倾向于采用质检模式,有些倾向于双方合资,有些要求被许可人额外使用子品牌名称。合作方式的确定关系到合作后双方权利义务的划分,以及授权费的多少和利益分配的方式,这是一个必须首先明确的大问题。(4)注意合同签订谈判的细节。大致明确合作模式后,还有很多签约谈判的细节,有大概的例子。授权经营区域:是仅限于几个省,还是中国大陆,还是包括台、港、澳,甚至一些国际国家和地区。授权产品范围:最好明确品牌授权规定的产品类别范围,最好使用相关产品国家标准中的正式称谓,不要使用通用名称。比如某品牌授权某浙江企业的产品系列为“毛呢裤、七分裤”,最后出现纠纷。许可方认为这家企业只能生产100%纯羊毛平织毛裤,而被许可方认为业内所谓的“毛裤”通常包括混有部分羊毛的混纺裤,甚至驼绒裤也是毛裤的一种,不需要区分平织毛裤和圆织毛裤。至于九分裤,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被许可人后来生产了保暖裤,与其他被许可人发生了直接冲突。授权合作期限:如果授权合作期限过短,合同将在被授权方实现利润之前到期,续约时竞争对手的介入将抬高授权费用,增加谈判难度。如果授权合作期限过长,往往需要支付不合理的保证金。授权费用的金额和支付方式。授权费的谈判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太低很难达成合作,太高牌照方很难接受。是固定的还是逐年递增的?是按生产数量还是按实现销售额?是按商品数量乘以授权费单价还是按一定比例收取?授权协议终止后的处理。市场千变万化,授权协议可能因任何一方违约或不可抗力而提前终止,因此责任的追究、损失的赔偿、市场库存的处置都必须约定。(5)品牌授权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合同签订后,双方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许可方努力打造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被许可方发扬其在产品或销售方面的优势。但许可方必然会根据合同对被许可方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避免许可方急功近利,对授权品牌整体造成伤害。许可方主要关心的是质量要达标,品牌要用对。一般来说,许可方会关注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形象的统一、商标使用的标准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被许可人则要有长远的考虑,遵守约定,规范操作,配合被许可人的监督和指导。既要着眼于短期利益最大化,又要搞粗放式甚至违规操作,伤害品牌形象,在伤害品牌许可人和其他类别被许可人利益的同时,必然影响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