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温州改革开发以来的两项重大经济建设成就

温州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

12月底,温州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热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79年

1月8日,温州开放梧田、状元、瞿溪等11个粮油市场。允许农民和完成粮油征购任务的生产队出售多余粮食和食油。

2月1日,温州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研究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80年

4月21日,温州开展扩大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工作。

5月,温州首创实行住宅商品化,出售蒲鞋市商品房一万平方米。

10月1日,平阳县金乡镇(现属苍南县)信用社在全国首家试行利率浮动。

1981年

8月20日,中***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第282期简报刊登《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冤案应该彻底平反》一文,并加按语肯定永嘉“当年首创这种责任制”。

9月22日,中***中央、国务院批准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试行市管县的新体制。

1982年

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

10月13日,“温州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成立,这是温州市第一个独立经营的技术交易公司。

1983年

2月,永嘉县桥头纽扣市场正式营业。至年底,全市形成10大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

11月29日,中***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评价苍南县宜山区再生纺织业,“展现出农村生产力充满生机的发展前景”。

1984年

4月23日,苍南县龙港镇成立。嗣后,进行探索农民集资建设小城镇改革试点,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5月4日,中***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7月1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在冶金厂等7个全民工业企业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

8月11日,温州134家国营零售商店试行改、转、租,这是温州市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10月11日,温州金融改革的产物——府前信用服务部成立。

1985年

1月,苍南县龙港镇首次公开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

4月25日,温州市政府颁发《温州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

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温州模式”首次见诸报端。

1986年

7月18日至19日,温州市委召开全市经营户大户座谈会。会议提出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保护他们的合法地位,保护他们的产权和经营权,鼓励他们当好商品生产的“排头兵”。

11月1日,全国第一家民间股份制金融企业——鹿城信用社开业。

1987年

1月14日,市工商银行金融市场成立并首次开盘。这是全省第一家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市场。

8月1日,温州市首批全民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签订仪式举行。温州制药厂、电机厂等13家按隶属关系分别签订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

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为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

9月21日,《温州市利率改革试行方案》实施。温州市成为全国首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

11月7日,温州市政府颁发《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比较系统的地方行政性的规定。

1988年

2月22日,温州市首家外商投资企业、温州米莉莎皮件有限公司成立。

3月21日,市区人民路改建工程开工,总投资16亿元,社会投入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主要渠道。

3月30日,国务院批准瑞安、瓯海、乐清、平阳、苍南、永嘉等市、县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7月14日,温州高频厂兼并温州电瓷厂,成立温州高频电瓷总厂。这是温州市首家试行“企业兼并”的单位。

1989年

1月,温州市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试点工作在苍南县全面铺开,桥墩啤酒厂制订了全市第一个《股份合作企业章程》。

5月,浙江东方工业集团公司成立,这是温州市组建的首家企业集团公司。

8月26日至31日,国务院研究室第一次派员来温调查个体、私营经营问题。

10月25日至11月1日,国务院研究室第二次派员来温调查,认为“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模式。

1990年

7月4日,温州机场正式通航。

12月30日,温州发电厂第一台12.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

1991年

7月7日至15日,国务院第三次派员来温调查后,写出《温州个体、私营经济考察报告》,对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7月15日至21日,国务院农村试验区办公室和温州试验区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全国股份合作企业研讨会在温州举行。

8月8日,苍南县龙港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7个单位之一。

1992年

3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9月30日,省政府批准成立温州市顺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温州市首家按《国家股份制试点办法》和《股份制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而建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

12月18日,温州市政府颁发《关于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决定》。

12月31日,温州市政府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股份合作企业的规定》,鼓励支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993年

1月6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意见》,提出构建以外为主,内外兼顾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1月7日,温州市政府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并确定温州东方工业集团公司等35家企业为贯彻落实《条例》试点单位。

5月13日,温州扶贫经济开发区在龙湾正式挂牌。

10月13日,温州市首次总结、概括了“温州精神”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

11月29日至12月1日,温州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了温州“第二次创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994年

2月5日,温州市第一座分离式立交桥——三维桥正式通车,它是温州市首座以拍卖形式,用企业命名的交通设施。

5月10日,温州市召开质量立市万人大会。10月7日,《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颁布。

9月30日,国务院同意开放温州航空口岸。

10月6日,《关于加快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颁发。

11月16日,温州市委发出《关于加强新的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1995年

5月23日,省政府批准《温州市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7月份开始全面实施。

6月,温州市等15个市(县)被确定为第二期全国土地管理综合试验区。

11月24日,温州市委提出:陆海并举、综合开发、积极实施“海上温州”战略,发展渔业生产。

1996年

1月8日,柳市中国电器城开业,是我国目前电器行业最大的商城。

1月30日,省政府确定温州东方工业集团等8家公司为温州市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

8月12日,温州市被列入国家行业管理8个试点城市之一。

9月23日,温州列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第二批试点城市。

12月20日,温州市被命名为“浙江省卫生城市”。

1997年

1月11日,浙江长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由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组建的规范股份公司。

1月25日,温州市荣获“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先进城市”。

7月17日,温州市被列为全国环境保护政策改革试点三城市之一。

10月21日,浙江东日股票在上海挂牌上市,这是温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11月1日,温州跨世纪发展工程、全省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飞云江截流成功。

12月7日,上海理工大学正泰学院在乐清市柳市镇成立,这是温州市第一所由民营企业和高等院校联合创办的学院。

12月29日,温州市历史上移山填海壮举——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动工兴建。

1998年

1月1日,温州市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探索和试点,停止住房实物无偿分配。

6月11日,金温铁路客运全线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内地与香港合资建设并经营的地方铁路,从此结束了浙西南无铁路的历史。

7月6日,温州市在国外开办的首个市场——巴西圣保罗中华商城开业。

10月19日,市区首次拍卖300个出租车经营权,每个经营权底价20万元。

12月17日,温州商业银行开业,这是我市首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由市区35家城市信用社发起。

1999年

1月11日,市统计局宣布,1998年我市第三产业比1997年增长13.5%,这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第三产业首次快于第二产业。

2月15日,《了望》新闻周刊发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筑码头、闯天下——三访温州》。

4月11日,我市首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瓯海奠基,总规划面积5.85平方公里。

11月23日,全省第一个地市级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联合党委——中***温州市城区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会宣告成立。

2000年

1月19日,我市召开“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再动员大会,市政府重奖正泰等3家“中国驰名商标”各100万元。

10月8日,由温州民营企业家创办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市正式开业。

11月11日,我市第一个改制重组企业——温州华华集团有限公司挂牌。

2001年

3月31日,温州港七里港区国际集装箱干线班轮首航开航。

4月6日 ,温州至莫斯科国际货运集装箱班列首列开通,这是我国继北京至莫斯科班列后第二条跨国货运专线。

10月20日,市区首期小型客车上路额度单无底价竟投举行,平均价18800元。

12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介绍温州“粮改”方面的成功经验,温州农民在市外设粮食生产基地,被称为农业发展上的“温州模式”。

2002年

8月8日,我市举行第一个区域性纪念日“诚信日”庆祝活动,全市各界万人签名承诺守信。

10月29日,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全线通车,从此温州正式融入全省4小时交通圈。

12月20日,经浙江省委、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市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新一轮金融改革全面启动。

2003年

1月8日,我市启动“全国看温州,温州学全国”活动,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4月9日,温州半岛工程开工,标志着城市发展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迈进。

10月11日—14日,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举行,来自60个国家和国内118个城市的1500名温州人与会,***谋发展。

2004年

6月2日,由9家温州民营企业出资筹建的中瑞财团成立,这是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全国首家无地域限制的以“财团”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

8月26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上年度上规模民企500强名单,我市天正等33家民企上榜。

11月3日,温州入选央视主办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11月17日,温州第一家农村股份合作制银行——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创立。

我市在外地第100个温州商会——宁波温州商会成立。

2005年

7月12日,市委发出《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努力建设“活力温州、实力温州、和谐温州”的意见》,“三个温州”建设启动。

9月1日,中国名牌产品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奥康皮鞋等1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为历年上榜最多一次。

10月13日,温州市政府聘请本市民营企业家南存辉、尤小平、胡成中为经济顾问。

2006年

2月10日,市委、市政府启动“五个一”民生工程建设。

6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茶山高教园区宣告温州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该校由原温州师范学院、原温州大学合并组建。

8月23日,“华峰氨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A股上市的第一家温州民营企业。

2007年

2月26日,市委、市政府登门给我市工业销售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企业赠匾。截至2006年底,全市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总数达到31家,温州民企做强做大继续迈进。

2月27日,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本次大会提出温州要实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由创业城市向创新城市跨越,由平安城市向和谐城市跨越。跨越成为温州今后发展的主调。

11月15日,温州海关公布统计数据,温州外贸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