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简介
2005年4月,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被指定为“版权产业示范基地”;
2005年6月5438-10月,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被命名为“深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7年6月5438+10月,第二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组委会授予大芬油画村“新2007!最具品牌价值公园”称号;文化部授予大芬油画村“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奖。大芬美术馆是由深圳市政府和龙岗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常年向公众开放,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用地面积:11243m2,总建筑面积:16866.8 m2(含地下室面积:4559.9 m2),结构层数三层;建筑长90米,宽85米,高23.8米,地下室高4.5米。2006年2月5日开工,2007年5月10竣工。
一楼有两个讨论室、学术报告厅、油画展厅;二楼有画廊和五个大展厅;三楼有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屋顶小广场。地下停车场可提供97个停车位。1,画商自发聚集,油画直接面对对接市场,从临摹出口做起;
2.政府的有效引导,形成了行业的雏形;
3.村民通过租房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4.未来要靠原创和抄袭、出口和内销这“两条腿”走路。1,以市场驱动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大芬油画村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有商品油画生产的国际分工背景。媒体发现并报道后,当地政府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引导和培育。
2.从临摹开始,逐渐增加原创性。大芬村是从油画复制艺术生产起家的,是大芬艺术产业的重要支点。龙岗区、布吉街道注重扶持原创油画,引导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艺术产品。
3.批发为主,零售为辅。大芬油画村的成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承接油画和画框生产订单和批发交易;二是油画和画框的日常零售。但前者占大芬交易量的80%以上。
4.出口为主,内销为辅。大芬油画村的油画产品80%出口,大芬油画市场遍布全球,国外市场主要是欧洲、北美、中东、非洲、澳洲。国内销售在大芬油画销售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5.以油画为主,中国画、书法等手工艺品为辅。除了油画,大芬油画村还包括其他艺术门类的管理,比如国画、书法、雕塑、刺绣、漆画、景泰蓝等等。在总共776家门店中,从事油画的有583家,从事中国书画创作和销售的有53家,从事画框、颜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经营的有73家,从事工艺、雕塑、刺绣、装饰、水墨书法培训的有67家。
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共同发展。大芬油画村的发展为全国文化产业树立了典范。从政府的角度看,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一是在文化产业的推广、管理和市场运作上。二是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三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四是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第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大芬油画行业的经营单位和艺术家经常积极参与赈灾、义卖、为残疾人捐款等活动。
7.以本村生产为主,外地收购为辅。大芬油画村的油画生产主要依托大芬本地30多家企业,500多家画廊、画室,大芬周边10000多名书画家。大芬月油画产能654.38+00000以上。大芬的大部分企业除了销售本地生产的油画外,还从厦门、莆田等地的商业油画基地进行绘画买卖。
8.画家为主,画家为辅。大芬油画村产业团队由画家、画师、画师组成。据统计,仅居住在大芬的画家就有5000多人,保守估计周边的布吉新村、木棉湾、南岭等地的画家就有10000多人,而在大芬管理处登记的原画家只有120人。
9、管理以街道为主,城区为辅。对于大芬油画村的管理,龙岗区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布吉街道办事处负责大芬油画村的具体管理。主要负责ICIF的市场调控、产业促进、项目策划、人才引进和组织筹备。
10,以深圳为主,国外拓展为辅。在指导大芬油画村发展的过程中,布吉始终坚持不懈地为大芬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好“请进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吸引全球客户。“走出去”向外扩展。一方面参加广交会、厦门国际油画展、各地文博会、家装展;一方面,组织企业赴中东、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参观、参与、举办原创艺术展。大芬油画村的企业还在北京、上海、南宁设立了经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