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钓鱼执法合法吗?

不合法。从法律上分析,当事人没有违法的意图。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犯罪,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治道德败坏道德的必然表现。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不得使用引诱、欺骗、威胁等手段,诱惑侦查带有“诱导证据”的痕迹,因此没有法律依据。

更何况,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第三十四条,行政执法必须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预设陷阱”的执法方式也明显违法。

扩展数据: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法律管理。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管理;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合理管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行政相对人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

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符合法律目的,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该是必要和适当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正当程序。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并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依法保护的个人隐私的除外。

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与行政相对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高效便捷。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或者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原因需要撤销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依法赔偿行政相对人遭受的财产损失。

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管理职责,由法律、法规赋予相应的执法措施。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究,侵权必赔。

百度百科-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