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五行散文
凡是具有生长、生发、顺滑等功能或性质的,都属于木。具有温暖、令人振奋的效果或者性质。一切都属于火。凡是具有承载、生化、接纳功能的,都属于土。凡是有洁癖、抑郁、收敛作用的,都属于金。一切凉爽、湿润、向下流动的东西都属于水。
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行相合时,肝喜达目的,有止泻功能,有生发“木”的特性,故肝属木;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具有“火”和阳热的特点,所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具有“土”至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肺气主下法,具有“金”清敛的特点,故肺属金。肾有控水藏精的功能,又有“水”润泽的特性,故肾属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不断运动中保持着和谐的平衡。那么,根据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如下:
相互关系:木火,火,土,金,水,水生木。
肝生心,脾生脾,肺生肾生肝。
相互尊重的关系:穆图科图克水霍克金科金克穆
甘申科新科甘
了解了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学习中医的实践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方便。
比如有些人春天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这是因为春季肝气过于旺盛,气血过多地流向肝经,而肝属木属木,使得气血流向土脾相对较少,于是脾胃发生腹泻、消化不良。这时,只要吃一些健脾的中成药沈凌白术散,就会对肝脾气血相对平衡有好处。无知的人服用西药抗生素,不但治不好病,还会伤害身体,后患无穷。
再比如有的人肝脏不好需要补,但是肝脏不能直接补,一补就上火。但是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补肝,根据肾与肝的关系,来补肾,达到补肝的目的。
五行学说虽然如此方便实用,但有些不了解该学说内容的人,或者称之为封建糟粕的人,却在故弄玄虚;或者是牵强附会,不科学。事实上,木、火、土、金、水是具有五种特征的符号。如果用A、B、C、D、E,可以用,但是不能表现出生发、保暖、生化、抑制、滋润的特性。而肝、心、脾、肺、肾正好有这些特点,所以要用木、火、土、金。为什么用ABCDE说科学,用木、火、土、金水就成了迷信?就像吃中餐一样。筷子好用的时候,一定要用刀叉吗?国内一些无知的人,不学习不了解中医,就凭他有限的知识了解中医的理论。真是井底之蛙,既蠢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