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前沿趋势和经济热点分析
一些同志认为,当前,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正在逐步显现:一是住房、汽车、电子通信、基础设施等直接提升消费和产业结构的领域,以及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较大的领域,开始呈现或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如房地产开发投资2001增长29.7%,2002年6-5月增长36.7%,是拉动投资的主力,而其国债投资很少;二是外国公司向中国转移产能速度加快,带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三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有所进展,东部企业改制有所突破,经济活力增强。2002年6-5月,东部地区投资总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61.89%。说明使用国债较少的东部地区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近期7 ~ 8%左右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自主增长。
此外,一些与会者认为,独立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指出2002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仍将主要依靠政策的推动。从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增长机制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到由政策驱动转向自主增长的拐点:一是从物价来看,仍处于低位并延续下行趋势,物价走势将处于低位且稳定;二是就业方面,2001年城镇正式登记失业人员和下岗人员14万人,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第三,从内需增长机制来看,内在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虽然当前投资增长较快,出口形势良好,但一旦外部政策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动力就会不足。
有的同志指出,今后国有投资仍将起主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行国债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在减小。一是资金匹配能力,尤其是地方资金匹配能力下降。第二,近期投资快速增长与国债分布不均有关。2002年已经投资了2/3的国债,与往年的分配不同。预计2002年国债投资将高于2001,但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缓慢,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因此这种结构下投资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目前,投资的增长前景存在不确定甚至令人担忧的因素。民间投资虽已启动,但热情仍不高。因此,国有投资必须继续发挥作用,确保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
(二)消费形势:对稳定内需的贡献发生了变化。
根据一些同志的分析,总体消费增长并不低。6-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比2006年同期5438+0下降1.7个百分点,但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调整升级,预计整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随着教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城市消费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目前,影响消费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这直接影响消费结构升级,并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使结构升级脱节。预计未来消费增速不会太快,稳定增长的时期会更长。
有同志提醒各方注意消费市场发展的减速趋势。6-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9%、9.1%、8.3%、8.2%和9.3%。除2月份外,其他月份的增速均低于2001的同期水平。前五个月,很多其他经济指标的增长实际上都超过了预期。在这种条件下,虽然消费下降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这种曾经作为经济“稳定器”的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值得警惕。他强调,在过去的两年里,消费政策没有什么好的措施。一方面鼓励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很多规则实际上是在限制消费,存在制度性障碍。未来消费结构调整不容乐观,矛盾可能扩大。
他们指出,国内市场存在一些严重而紧迫的问题:一是市场供求状况没有改变。600种商品供过于求的实际情况非常严重,出口的补充贡献非常重要。第二,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比如汽车价格有所下降,只是因为通关和指标,价格下降速度和进口产品利润率有所延缓,减轻了一部分影响。三是城乡市场销售增长差距扩大。5月份,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8%和6.8%,差距4个百分点。四是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零售价格指数为-1.8%,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3.8%。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能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C)外贸形势: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与会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分析说,前5个月,我国实施出口鼓励政策的时间是美国大力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时候,因此外贸条件比较好:一是美国经济复苏导致零售商补库存明显,进口增加;二是入世提高了产业转移和进出口通关效率(2006 54 38+0 8月发布了通关提速政策);第三,和美元贬值有关系,美元贬值促进了中国对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出口。
与此相比,下半年外贸形势喜忧参半。与会同志分析了影响出口的积极因素。世界经济整体面临小幅复苏是中国出口的有利条件。一方面,中国出口与世界经济正相关;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时间在缩短。下半年对外贸易的增长将会加快。预计总顺差略低于2001的规模,超过10亿,出口增长可达10%。
他们总结了三个利空因素:一是预计下半年出口退税比上半年差,第二批出口退税500亿元,远远达不到企业的出口退税额度。预计1美元出口货物的出口退税额约为1元人民币。如果这个政策不到位,会增加出口企业的资金占用,挫伤出口积极性。第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猖獗。布什政府最初提倡贸易自由,但最近却出台了几项贸易保护措施。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蔬菜、水果等产品出口和DVD知识产权的国际需求条件非常高。第三,各国贸易不平衡更加突出。中国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部分地区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增长阻碍了贸易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前5个月,中国总顺差为6543.8+004亿美元,对美国顺差为6543.8+04亿美元,表明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走势对中国出口形势的影响进一步提高。
此外,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对中国外贸形成了不确定因素。一个是美国经济的复苏,一个是美元的走势。
关于美国的经济复苏情况,主要看复苏过程中的投资情况。第一季度,美国企业补充库存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比个人消费拉动高2.53个百分点。如果阶段性补库存后投资形势良好,经济发展前景会更乐观。目前虽然库存补充情况良好,但投资形势仍不乐观,新经济投资没有明显增加。股市方面,6-6月,道指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4.8%和21.5%,势头不好。美国经常账户和财政赤字持续增加,制造业压力很大,进而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关于美元的走势,美元贬值趋势可能会持续,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由于经常账户和金融双赤字,美元缓慢贬值对日本和欧洲影响很大。欧洲的德国和法国的经济状况也不太好。德国第一季度经济仅增长0.9%,预计全年仅增长0.75%。今年上半年,法国经济预计仅增长0.8%。
与会同志认为,下半年我国外贸有利因素不足,2001下半年基数较大。据测算,如果年出口额增长8%,未来每月需要达到250亿美元。如果外部不确定性不恶化,全年出口增长达到10%的目标,否则会有一些困难,出口增长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