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知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将出台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融资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应的准入政策将进一步放开,准入门槛将降低。
根据国资委下属的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机械工业信息中心提供的材料,工信部等部委将推出相应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并贯穿整个“十二五”期间。
长期致力于国资委和工信部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的机械工业信息中心主任刘功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重中之重。“更多的是通过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融资,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信用体系,进而通过发债、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引导民间资本的过程将分三步走。首先,中央政府将建立政策框架,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定,调整民间资本准入制度,建立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和股权融资的相关规范;第二步,相关部委将成立示范性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牵线搭桥;最后,这种模式将在全国推广。
刘功效介绍,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国家还将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协助中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
上述业内人士还透露,将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降低门槛。此外,国家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刘的疗效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还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引导民间资本优先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
刘还透露,“鼓励自主创新”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出台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一大思路。
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将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方面,国家将出台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向具有自主创新实力的中小企业倾斜。对于暂时不具备创新能力,但有创新意愿的中小企业,国家将通过设立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此外,在国家大型项目、政府采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满足技术标准或服务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技术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国家不仅会逐步缩小减免税范围,还会大力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兼并重组后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新的政策支持。
刘功效介绍,从8月份开始,国资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小企业研讨会和调研活动,目的是摸清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调整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