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科院哪个好?
科学馆培育创新生力军。
2010-09-15
本报记者于蕾实习生刘震通讯员贾宝玉
夏日清晨,华中科技大学南12栋。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全国招生咨询会在这里举行。
一大早,七八个学生直奔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展台,将研究生部主任严嘉团团围住。“我们决心考你们学院,因为我们老师是你们毕业的。”年轻的脸上,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学生的老师朱金涛2005年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出国深造。培训单位是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4年后,朱金涛以365,438+0的年龄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正教授,并被授予博士生导师,这在当前高校中确实少见。而“伪造”母校,自然让他的学生着迷。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的招生咨询会上屡见不鲜。以前的毕业生经常是当前申请的活广告。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科院坚持“科研与教育并重,产出成果与人才并重”的方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完善了与高水平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主体和形象,以培养单位(中科院各研究所)为基础和延伸,以专业学院(系)为枢纽和平台的网络化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显示,中科院研究生院总分和三项一级指标均居全国研究生院首位。此前,南方某教育评估机构对全国研究生院进行评估,连续三年中科院研究生院被评为理科第一、工科第二、综合第一。
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在哪里?连日来,中国青年报记者追踪了几代中科院研究生,试图从他们的考研故事和回忆中探寻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独特“魅力”。
我可以每天面对面的听师傅的指导。“这里大牛太多了。”
陈旭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我在华中某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学校里也有一个院士;但是大学四年,终于在毕业典礼上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有机会谈谈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场奢谈。
在中国科学院读了不到一年的研究生后,陈旭后悔这里有这么多“大牛”。“只要是上课时间,找不到几个院士讲课就出事了。在任何一个教室,都有可能在讲台上看到一位受人尊敬的院士或者某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早期毕业生也有类似的感受。
“最难忘的是,我有幸在研究生院听了很多大师的课程,受益匪浅。研究生院不仅汇集了各个研究所的科学大师授课,还汇集了中科院以外的名师授课。像北大王献军的数理逻辑,北师大刘辽的广义相对论,社科院梁存秀的德国古典哲学。”清华大学教授刘冰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他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些著名学者开设的课程。
300多名在中科院工作的两院院士直接参与研究生指导。硕士教学和院士教学已经成为中科院研究生教学的常态。2009年夏季学期为期五周,共有来自中科院各培养单位的教师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78人,其中两院院士51人。统计显示,有140多名两院院士直接走上研究生院的讲台,给研究生讲授基础或专业课程。
面对面聆听大师的指导和教诲,对于从全国各地高校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让中科院的研究生感到骄傲、自豪和“幸运”,也让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感到“嫉妒”和羡慕。
不仅是授课的老师,还有朝夕相处的导师。
中科院研究生院有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两段式培养”。第一阶段以研究生院北京集中教学园的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为重点,为期一年;第二阶段跟着导师做论文研究和科研实践。
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博士生纪文东听室友讲过一个故事。这个学生在一所重点大学学习。到了毕业晚会,导师叫不出所有来告别的研究生的名字,因为跑了很久的“老板”手下的研究生,可以在一所中学开实验班。“场面太尴尬了!”
这样的场景让纪文东觉得难以想象。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在中科院学习三年,几乎每天都能在实验室看到导师。
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生超过36000人,这对外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算了一笔账:这里有8000多名导师,相当一部分硕士生在初三就成了博士生。其实一个导师平均每年只招一个研究生。
甚至个别热门学科的院士、“百人计划学者”等重点导师最多只能增加1到2个指标;中科院还规定,无论什么学科、什么资格的导师,5年培养的硕士、博士总数不超过9人。
“就导师而言,我们研究生院始终考虑到每个导师都要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研究项目,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白春礼院士说。
在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践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新世纪伊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北京宣布,该所研制的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了当代通用CPU的关键设计技术,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无芯”历史。
鲜为人知的是,在“龙芯一号”年轻的R&D团队中,超过一半的中科院研究生在读。
蔡松松15岁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从一个大学同学的哥哥那里得知“龙芯”团队带着耀眼的名词“龙芯”来了。现在,他在这个研究领域很有名气,他在这里的一大批同学早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青年才俊。
事实上,不仅是“龙芯”的研制,神舟飞船发射、探月工程、大型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等重大科学工程和项目,都闪现着中科院研究生的身影。虽然是学生,但他们已经活跃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就难以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科院拥有一批国家大科学工程设施,这些大科学工程也因此成为研究生成长的“沃土”。
此外,还有近60个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0多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和20多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布在各科研院所,许多重要的科技项目也为学生的科研和训练提供了无限的机会。
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研究所也有令人着迷的研究项目。
李清均,65438-0995考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现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副主任。2001年3月,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在国际上首次系统研究并命名了一种新的植物异交机制——柔度。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其博士论文《山姜属植物花柱卷曲异交机制研究》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所有的工作都是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土地上完成的。
李清均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线的观察和研究。“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它生长在哪里,它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否则,研究的结果可能不会如此准确。这些都是北京上海空调房没有的。”
在中科院,像西双版纳植物园,有很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所,比如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干旱区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绿洲系统演化、绿洲生态农业等。在这些地方实地调研得到的数据和结论无疑会更加准确。
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高穗祥教授看来,研究生和大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不应该再满足于被简单地“教”和仅仅被灌输一大堆知识,而应该更加注重被“带”,接受真正的科研训练。中科院研究生院不仅教学好,而且教得好。
高穗祥介绍,中科院的研究生导师都是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很多都是各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最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知道在自己的学科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活动,导师言传身教,把你一步步引向科研前沿,自然更容易开窍。
“我觉得中科院和大学的区别在于,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很多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这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极为有利。”81研究生、中科院院士李国杰总结了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这里的氛围就是你要全力以赴。”
中科院研究生院没有自己的本科生,听不到什么照顾“本校学生”的传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中科院文化氛围。
在这里读书,不用为生计发愁。提到选择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初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一位女同志说:“中科院待遇不错。在这里,我不用面对学费和助学贷款的压力,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曾经让这个女生担心的是,读了研究生以后,每个月的补贴根本不够生活,但是她已经成年了,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她学习期间在外面兼职会浪费大好时光。
当她真正走进中科院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不仅待遇好,学风严谨,学术氛围好,文化底蕴深厚,更吸引她,“因为这些真的帮助了我们成长。”
目前,虽然因院校、专业、地区不同存在一些差异,但即将推出的新奖学金制度,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最低年度奖学金接近654.38+0.8万元,高年级硕士研究生约为654.38+0.8万元,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平均年度奖学金达到3万元以上。
中国科学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蔡毅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实验室拥有一台昂贵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核磁共振仪。国内有这样配置的大学屈指可数。今年有10多所高校申请了实验时间,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四处奔波,等待空闲时间。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02级研究生赵寰宇说,中科院有很好的科研硬件设施,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需要做大量实验的工科学生来说。在普通高校,学生可能有想法,但硬件设施不到位,做不到。在中科院,有硬件设施的支持,有导师的悉心指导,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更顺利地开展研究,甚至可以独立申请项目。
赵寰宇博士期间发表论文8篇,SCI 5篇,EI 1篇,ISTP 1篇,核心期刊1篇。她还被国外的SCI期刊邀请去评论论文。毕业时,她成功地留在了近代物理研究所。
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境界正在这里培养。自2000年9月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越洋公司邀请了25位世界知名专家负责,其中15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密歇根、德克萨斯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著名科研机构。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让英国《自然》杂志感慨:“上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纪文东在研究所的两年多时间里,仅国际岩土力学学会主席、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汉斯教授就来过三四次,不仅宣传国际前沿的发展方向,还讲授“如何做科研,如何寻找突破路径”。“同样的话,出自大师之口就不一样了。”
因为工作的需要,导师和国外的交流很多,出国的机会也很多。因此,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并不少见。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王志立说,他所在课题组的博士生5年内至少有两次外出的机会,有的甚至更多。“参加了几次国际会议,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
当然,在中科院读研究生也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想放松就别来中科院了。蔡怡本科的时候曾经帮过我们学校读书的学长,晚上实验室人很少。现在在中科院,即使是周末晚上,基本上都是人。“一方面,科研项目太多;然后想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的牛人太多了。”
让这个读研不到一年的家伙骄傲的是,一个师姐马上毕业了,不久前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核磁共振大会上做了一个15分钟的报告,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解除后顾之忧,提供最佳平台,营造公平氛围,多元化国际学习机会...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营造一个环境,“来这里是为了让你全力以赴成为一名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何姿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78级学生。他说,他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是在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后产生的。过去,他只对科学感兴趣,目标模糊。读研后,“进中科院就是做科学家”的想法突然进入我的脑海,这个目标突然变得很近了。
一组数据为中科院精心营造的环境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仅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科院培养的研究生中,两院院士就已超过40人。作为衡量博士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1999-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统计,中科院研究生院以不到10%的博士生达到了平均1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