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初探: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关键词:文化创造力,内生生化经济增长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C05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18-02。
一.导言
文化创意经济是以文化艺术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高科技为支撑,通过创造概念价值来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的新型高端服务业。它是一种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新经济形态,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辐射性。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它不仅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文化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索文化创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文化创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拓展了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体系,而且为文化创意带动经济增长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对区域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内化
1.文化创意:创意产业和创意资本。文化创意经济一般简称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英国(1998)首先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能,并通过知识产权的产生和获取,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2}创意产业之父Hawkins (2006){3}认为“版权产业、专利产业、商标和设计产业* * *已经成为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中国创意产业之父李无为(2006) (④)将其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增长因素的产业或没有创意就无法生存的相关产业。”可见,创意是创意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文化创意经济的价值源泉。
Hawkins (2006)进一步认为“创造性要素具有资本的特征。”(3)创意资本是创意物化过程中不断寻求价值增殖的特殊生产要素,主要受文化环境和创意人力资本两个因素的影响。文化环境是创意的基础,是吸引创意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包容性的文化环境是创意经济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人力资本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通常被称为创造力阶层。同样,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是将创意阶层的想法转化为现实产出的手段,技术进步会促进创意水平的提高。
文化创意的本质是文化存量的再创造和新的文化知识的再生产,因而具有知识资本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竞争性的,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非排他性的,即创意产品的供给不能要求消费者完全付费。文化创意的非竞争性保证了创意的规模报酬递增,而非排他性使得文化创意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同时也说明为了保证创意产品供应商的利益,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要,有利于新的文化创意的诞生。
2.文化创造力的内化:AK模型的借鉴。内生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相比,技术不再以给定的固定速率增长,而是通过内生的方法,将技术进步以某种方式置于生产函数中,使要素的边际报酬不再递减,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文化创意经济中,与技术进步相比,创意资本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技术可以用生动的方式表达无形的想法,它在延长新想法的生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新的想法,创意产业就无从谈起。文化创意是创意经济的价值源泉,技术进步为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持;文化创意是创意经济的核心力量,而技术进步通过加速创意水平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发展。显然,内生增长模型不能反映文化创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能很好地解释创意经济现象,但内生技术进步的研究视角值得借鉴。
AK模型的一个解释是早期版本的哈罗德-托马斯模型⑤。这个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
Y=F(K,L)=min{AK,BL}
其中A和B是固定参数,K和L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该模型表明,产出是由资本和劳动力的最低供给决定的。当AKBL时,模型为:Y=BL,即在资本充裕的条件下,劳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经济的运行高度依赖人力资本。与资本因素相比,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换句话说,Y=BL模型更能反映文化创意经济的运行。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建立一个内生文化创造力的经济增长模型。但与AK模型不同,B代表的是文化创造力的要素,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参数,不按固定的速率增长。而是通过构建创造性水平的积累函数,将其视为创造性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即文化创造力内化。
第三,文化创意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1.模型构建。文化创造力的内生增长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物质资本丰富,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忽视物质资本的考察,突出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
具体模式如下:
设生产函数为:Y=BL(1)
这个函数表明,在物质资本充足的假设下,产出完全由文化创造力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决定。其中,y是产出,b是文化创意水平,l是人力资本。
Florida (2002)⑥提出了著名的“3T理论”,认为创造力指数主要由“3T”要素决定,即技术、天赋和容忍度。本研究借鉴" 3T "元素构建文化创造力的积累函数,以创造性人力资本存量衡量人才,以文化存量表达包容性环境。
创造性累积函数:b = ε ω θ LC α a β b γ ⑦ (2)
这个公式表明文化创造力水平B的积累是由文化存量ω、创造性人力资本Lc、技术A和原始创造力水平B***决定的,说明创造力B的积累是创造性人力资本Lc作用的结果,文化创造力要素内化了。其中,ε为正常数,α、β和θ为非负常数,分别代表创意人力资本、技术和文化对创意水平提高的贡献率,α在0-1之间,不包括创意工作者的重复工作效应。γ代表与原始想法相关的创作效率,如果γ>;0表示创造力的增加导致创造效率的提高,如果γ≥0则表示创造力的增加对创造效率没有影响甚至是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