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造假国家名单中涉及中国是真的吗?

当地时间6月29日,11,欧盟委员会宣布,为加大对假货的打击力度,将对进入欧洲的假冒和盗版产品的原产国和网络市场建立观察名单。

根据欧盟提供的数据,每年进入欧盟的假冒商品约占欧盟进口总额的5%,价值约850亿欧元。根据欧洲知识产权局(EUIPO)的统计报告,中国、黑山、马来西亚等国是进入欧盟的假货的主要来源,进入欧盟的主要假货包括鞋类、皮革制品、服装、电器和手表等。

国家假冒商品观察清单

欧盟委员会此举是效仿美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产品贸易的做法。

在这方面,美国的观察名单包括特别报告301中的四种观察国家名单,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也不定期公布的不良市场报告。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这次欧盟是希望结合上述两份美国报告的方法,制定一份涉及出口欧洲假货的国家和网络市场的观察名单。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在介绍该计划时说:“欧洲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许多企业家对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投资。我们这次提出的全面计划改善了知识产权的应用和执行,希望鼓励在欧洲投资技术和产品开发。”

根据欧盟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知识密集型产业约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42%,占欧盟出口总额的90%,创造了38%的就业机会。

据悉,欧盟16个国家的80多家欧盟企业和国际贸易协会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要求欧盟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立法。但由于法律变化复杂,欧盟委员会最终决定先设立观察名单。

中国回应欧盟指控

这一次,欧盟毫不掩饰其将中国视为假冒商品主要来源的意图。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EUIPO和欧洲刑警组织联合发布的《2017欧盟打击假冒盗版报告》称,欧美日市场72%的假冒伪劣产品来自中国。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该报告将假冒商品分为十大类,分别是电子产品、珠宝、医疗光学设备、纺织品、药品、鞋子、食品、玩具、皮革和香水。据说除了药品假货,其他9种假货主要产自中国。

报道称,假货通常产自中国、泰国等地,然后通过新加坡等中转站发往发达国家。土耳其、保加利亚和比利时已经伪造了标志。

进入欧盟的假冒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越来越多的日常用品,包括化妆品、洗发水、牙膏、玩具、药品、食品饮料和家居用品。各种技术产品,如轴承,电子芯片和机械零件,往往是伪造的。

在欧盟销售的假冒商品通常价值较低,并且越来越多地与正品配件结合在一起。比如造假手机屏幕和电池。这些备件体积小,便于运输,可以在目的地国组装。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假标签和假包装进入欧盟。报告举例说,运动装和时尚品牌的假冒标签案例很多,这些假冒标签贴在没有品牌的服装上,便于在欧盟内部制造和分销。例如,在意大利的卡塔尼亚,犯罪分子通过那不勒斯港口从亚洲走私鞋子或在卡塔尼亚制造鞋子,在销售过程中只在鞋子上贴上假标签,以避免当局的审查。

“控制侵权和假冒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既有市场因素,也有监管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执法合作。”孙继文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进出口领域侵权假冒的治理,不断加强进出口环节的监管。

孙继文说,早在2065438+2005年4月,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就开展了维护“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的“清风”行动,全面加强了出口商品质量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6月5日至4月,全国海关共查获出口侵权货物4600余起,扣押货物93万余件。质检部门查获出口不合格产品42.5万余件。

孙继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对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从四个方面加大打击力度。一是继续以健康安全相关消费品和大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材料出口为重点,加强对进出口环节的监管;二是继续扩大国际执法合作,提高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的有效性;三是继续加强重点专业市场和商品集散地的日常监管,净化产品生产源头;第四,推进建建结合,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海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