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借鉴印度绿色革命的哪些措施来发展自己的绿色革命?

(1)降低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成本,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用得起。

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期间,新的高产改良品种和相应的化学品也比农民用传统方法培育的种子更昂贵。但由于降低成本计划的制定和贷款制度的建立,克服了种子成本与农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转基因技术及其种子的成本更高。因此,第二次绿色革命也需要制定和建立类似的降低成本计划和贷款制度,以便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能够负担得起。

(2)增加对公共部门的投资,在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之间建立研发伙伴关系。

在第一次绿色革命期间,没有知识产权壁垒,因为几乎所有的技术研发及其产品都来自公共领域。目前,转基因食品的投资大部分来自私人部门,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人说“知识产权问题是基因革命的核心”。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更大范围的技术扩散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使转基因技术呈现革命性的大规模应用,是第二次绿色革命成功的重大挑战。显然,增加公共部门投资和在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将有利于生物技术的保护和传播。

(3)强调农业对全球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公共政策促进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合作。

绿色革命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指各级政府、公共机构、私人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在对待转基因作物的态度上,各利益相关方要从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全球稳定安全和公益性出发,形成农业发展对全球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二战后的30年里,相关政策制定者认为农业发展对世界和平是绝对必要的,因此美国、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政策制定者从一开始就支持第一次绿色革命。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对于维护全球稳定、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依然存在,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大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

(4)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必须制定适当的监管标准,考虑到转基因食品的实际利益和风险。

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监管环境极其宽容。科学家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自由行动,以帮助培育和种植高产作物,没有必要给这些作物生产的食物贴上标签。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都不一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如果没有明确考虑转基因作物对农民和消费者的潜在好处的法律和法规,那些可能从转基因作物中受益最大的国家,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可能会考虑放弃允许自己种植的想法,以便从欧洲联盟获得财政援助。

(5)第一次绿色革命带来的过度使用灌溉水、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所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应引以为戒。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次绿色革命应强调高产和环境友好型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在实现粮食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