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柯教授简介
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第一开发部副主任;高性能同质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主任;中国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沈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杨柯自1982考入中科院金属所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金属氢”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硕士论文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利用离子探针显微分析和测量技术,成功获得了氢对B型钛合金原子间结合力的影响规律,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直接验证氢脆键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B型钛合金的氢脆机理。
杨柯的博士论文也是子课题之一,即研究氢在金属中的扩散和氢陷阱效应。鉴于过去氢在纯铁中扩散系数的测量结果非常分散,杨柯通过对大量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数学方法来处理氢扩散的实验结果,从而可以很容易地用一般纯度的金属样品准确地得到氢在金属晶格中的扩散系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氢陷阱效应的金属中氢扩散的数学模型。氢扩散过程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并能很好地解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上述工作的完成不仅丰富了金属氢脆的研究理论,而且对以氢脆为主要内容的金属断裂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这些作品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述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多篇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Metallurgy、Scripta Metallurgica等杂志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国外来的30多封求职信,被别人引用过很多次。杨柯项目“氢在金属中的扩散及氢陷阱效应研究”通过中科院沈阳所组织的鉴定。
自1989以来,杨柯博士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七五”至“八五”两个国家重点项目,即研制我国核工业用高强度抗氢脆钢(合金)。他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Inc907合金中氢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是影响合金氢脆敏感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合金组织中沉淀强化相的尺寸和分布,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氢脆性能。研究成果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通过了中科院等三家单位主持的成果联合鉴定。杨柯博士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研究所排名第五),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
1991年,杨柯博士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的访问学者,赴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工作,开展了氢在金属材料加工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其中,利用氢作为临时合金元素,在低温下制备钛基复合材料,从而有效减少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反应,是国际首创,并已在中国申请了发明专利。杨柯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氢来改善钛铝化合物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材料性能,为材料研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自1993以来,杨柯博士参与了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积极组织和负责了一批具有市场应用背景的应用研发项目,成功开发了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中一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杨柯博士进行的“无缝变形合金精密管材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离心铸造短流程制备无缝变形合金管材新工艺,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由于该技术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在高合金无缝钢管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11项目”的申请由杨柯博士负责。
中科院金属所杨柯博士建设的镍氢电池用高性能储氢合金粉中试基地,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世界一流的产品。他同时参与的两个科研项目“角形镍氢电池的研制(排名第二)”和“储氢材料表面改性及超高压高纯氢压缩装置(排名第九)”,分别通过了辽宁省科委和中科院沈阳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
目前,杨柯博士主持的“高性能管线钢重大基础研究”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的课题之一。该项目的完成有望为中国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管线钢材料。杨柯博士致力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如今工程中心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年收入近600万元,为下一次飞跃奠定了基础。
在十余年的研发中,杨柯共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 * *被他人引用53次(不完全统计),撰写研究报告10余篇,申请专利12项,翻译专著1部。
1998.8-至今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助理。
1997.1-1998.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助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1993.1-1996.1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3),第一开发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1.9-1993.1
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系皇家学会访问学者。
1989.4-1991.9
15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验室,研究助理,副研究员(1990),实验室主任助理。
1986.3-1989.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获博士学位。
1985.5-1986.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0研究室研究实习生。
1982.9-1985.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士。
1978.9-1982.8
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