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育种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提高害虫防治效果,实现无害化防治,国内外选育了大量转基因抗虫品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毒素基因导入植物,成功培育出抗虫棉(棉铃虫、金刚钻)、抗虫玉米(玉米螟、草地螟)等转基因抗虫品种,杀虫效果高,增产效果明显。
实验表明,这类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专化性,对益虫、动物和人无毒害作用。它的应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转基因抗虫品种的推广应用效益惊人。据估算,如果我国全面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抗虫棉”种植,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75亿元。
转基因抗病品种的选育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将野生稻的抗性基因植入栽培稻中获得的抗病水稻(白叶枯病)已被成功选育,其推广应用将大大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率。如果全球种植,每年将减少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荷兰一家植物生物技术公司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具有抗真菌能力的草莓新品种,不仅减少了草莓病害,还延长了草莓的保鲜期,使每亩草莓(1亩= 4046.85平方米)在美国市场的利润增加了1.800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数十种抗虫功效高、对人和有益生物无害的转基因抗虫品种逐步进入市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