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茶具?

瓷器茶具

瓷茶具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器皿。这些茶具曾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

(1)瓷茶具。

浙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生产出颜色纯正、透光的青瓷。浙江金代的越窑、吴窑、瓯窑都有相当的规模。到了宋代,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瓷茶具已经达到顶峰,畅销全国。明代的瓷茶具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绿、图案典雅而闻名中外。16年底,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全法国。相较于名剧《牧羊女》中女主角喜来登的美丽蓝袍,人们将龙泉青瓷称为“喜来登”,视为稀世珍宝。目前,瓷茶具,浙江龙泉取得了新的发展,新产品不断问世。这种茶具既有瓷茶具的许多优点,又因其色泽翠绿,用于冲泡绿茶时有利于汤色之美。但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红茶,会很容易使茶汤失去本色,似乎有不足之处。

⑵白瓷茶具

具有坯体致密透明,釉、陶烧制度高,不吸水,声清韵长的特点。因其色泽洁白,能体现茶汤的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且色彩鲜艳,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具中的珍品。早在唐代,河北姚兴生产的白瓷就已经“被各国普遍使用”在唐代,白居易还写诗赞美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已经远销国外。如今的白瓷茶具更是焕然一新。这套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种茶。此外,白瓷茶具造型精美,装饰典雅,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饰以名人书法,颇具艺术感,故最为常用。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盛于宋代,延续于元代,衰落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以来,饮茶的方法。

唐代炒茶的方法逐渐转变为点茶的方法,宋代流行的斗茶为黑瓷茶具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看茶面汤的色泽、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杯交界处有无水痕,以“茶杯上有水痕”为重中之重。当时受三书记委派的蔡襄在《茶录》中说得很清楚:

“视其明白脸,穿无水痕极好;建安之战,以水标先为负,耐久者为胜。“还有那套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朱穆在《郁芳胜览》中所说,“棕色白,入黑灯,其痕易查。”因此,宋代的黑瓷茶杯成为瓷器茶具的最大品种。福建简瑶、江西吉州窑和山西榆次窑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在黑瓷茶具的窑中,窑出的“楼灯”最为人称道。蔡襄的《茶记》说:

“建安的创造者...是最重要的。从外地出去的,不管是瘦的还是紫的,都不如他们。“建盏的配方很独特。在烧制过程中,釉面呈现兔条纹、鹧鸪斑和太阳斑。一旦茶汤端上来,

能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小光彩,增加斗茶的趣味性。自明代以来,由于“烹”的方法与宋代不同,黑瓷灯笼“不宜用”,只作为“备”用。

⑷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品种繁多,其中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直接在瓷胎上描绘图案和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然后在窑中以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但古今对“青花”色彩中“蓝”的理解是不同的。古人把黑、蓝、青、绿等颜色称为“青色”,所以“青花”的含义比今天更广。其特征在于:

蓝白相间的图案,有趣悦目;色彩淡雅,恬静美丽,浮华而不显。

辉煌的力量。另外,色料上的釉使其润泽光亮,更增添了青花茶具的韵味。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批量生产,尤其是景德镇,成为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的绘画技术水平很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运用到瓷器上,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外,还有少数云南玉溪、建水、浙江江山等地出产的青花瓷茶具,但在釉色、胎质、纹饰、绘画技艺等方面都无法与同时期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到了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如茶壶、小把手、茶杯等,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品质也更加精致。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都是全国之最,成为其他生产青花茶具的窑所模仿的对象。到了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进入了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高峰。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在历史上被称为“清代最好的”。

纵观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出口的扩大,饮茶方式的改变,青花茶具发展迅速。当时除景德镇出产青花茶具外,还有江西吉安、乐平,广东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玉溪,四川会理,福建德化、安溪等其他有影响的地方。此外,全国还有很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用于某一地区的民间饮茶。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瑶《易云与杜相公谢蔡送茶》中说:“小石冷泉留初尝,新紫泥泛春华。”讲的是北宋时期紫砂茶具的兴起。至于是谁创造了紫砂茶具,无从考证。。然而,就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创作于明代郑德时期。

今天的紫砂茶具是用紫泥制作的,这是一种埋藏在江苏宜兴南部和浙江长兴北部的特殊粘土。这种粘土含铁量高,可塑性好,适宜的烧制温度约为1150摄氏度。紫砂茶具的颜色,可以根据紫泥颜色和质地的不同,通过“澄清”和“洗涤”变成不同的颜色。比如天青泥可以是深肝色,蜜泥可以是浅赭色,石黄泥可以是朱砂色,梨皮泥可以是冻梨色。此外,不同质地的紫泥可以混合使用,使其呈现古铜色和淡墨色。优质的原料和自然的色泽,为烧制优秀的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款式多样、造型多变、文化品位丰富,更是因为它在古代茶具界独树一帜。后来又说紫砂茶具有三个特点,即“泡茶不变味,储茶不变色,夏天不容易变质。”

紫砂茶具是陶瓷茶具的一种。其坯体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多为紫砂,也有红砂、白沙。成品陶的火度为1100—1200摄氏度,不吸水,声音悠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没有熟汤味,保持香味真实,传热慢,所以不容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所以历史上有“一壶不称二两,价每十两黄金,可使土与金争。”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彩限制,很难用它来欣赏茶的美和汤色。

目前国内的紫砂茶具质量最高,产自江苏宜兴,与之相邻的浙江长兴也有出产。经过历代茶人的不断创新,“方不一样,圆不一样”是人们对紫砂茶具造型的赞美。一般认为,一套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备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结合才能称之为完美之作。

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石,又名“太乙余粮”、“玉余余粮”、“石中黄子”,俗称“复活石”、“凤凰蛋”,象征吉祥,能护佑众生,辟邪消灾,佛力无穷。

木鱼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粉质,有的呈液体状。当你用手摇动它们时,你可以发出优美的声音。古人有诗赞曰:“曾见山有洞,少闻空心石。虽非珍珠玉,可在绝技。”古代文人以空为罐为砚,水墨画的颜色和味道长久不变。

据《本草纲目》记载,木鱼石是一种名贵中草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平五脏、安神六腑之功效。长期服用,具有强壮、耐寒、耐夏、不饿、轻身、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所以木鱼石有“得之者有缘,得之者无福”之说,而得之者往往不告知出处,使得石头价值百倍。经实验室鉴定,木鱼石含有偏硅酸、锶、钼、锂、锌、硒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强的保健美容作用。

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制成的茶具,主要有茶壶、酒壶、竹杯、袖杯、冷水杯、茶筒等。将水浸泡在木鱼石器皿中两小时,水中溶解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可达到国家矿泉水限量指标。由于木鱼石中铀和稀土元素的含量适中,茶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透气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种茶仍然可以在五天内饮用而不会变质。木鱼石对白酒有奇效。经山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白酒(指白酒)装木鱼石24小时,甲醇含量可降低50%,杂醇油含量可降低65%以上,酒精度不变。任何白酒只要放在木鱼石酒具里20分钟就能变得绵软香甜可口,辣味和苦味明显降低,与放在其他酒具里的酒明显不同。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山东。当地官员得知乾隆皇帝爱收藏各种珍贵茶具,就向乾隆皇帝进贡了一套* * *六件木鱼石茶具。乾隆见茶具外表润泽顺滑,泡茶后茶香四溢,惊叹不已。他高兴地为这套茶具写下了“静”字,并命宫室刻在壶身上,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福州出产的漆器、茶具五彩缤纷,如“宝石闪光”、“金玛瑙”、“釉成金”、“仿古瓷”、“雕填”、“高雕”、“嵌银”等。尤其是创造了宝石红“赤金砂”“暗花”等新技术后,更加耀眼可爱。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中国饮茶逐渐普及,但比较广泛。当时的饮茶器具,除了陶瓷之外,大多是竹制和木制的。陆羽在《茶经四仪》中列举的28种茶具,绝大部分是竹制和木制的。这种茶具来源广泛,制作简单,对茶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期使用,不能长期保存,失去文物价值。到了清代,四川才出现了一种竹制茶具,它不仅是一种工艺品,而且具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小把手、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管和外套组成。内管多为陶瓷饮茶器具,外套选用精选的慈竹,经劈、开、揉、匀等多重工序制成发丝般粗细的软竹丝。经过烘焙、染色,再根据茶具内管的形状和大小进行编织、镶嵌,就成了一套完整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仅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能保护内管,减少损伤;同时泡茶后不容易烫手,富有艺术欣赏价值。所以大多数人买竹制茶具,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展示和收藏。

玻璃茶具

到了近代,玻璃器皿有了很大的发展。玻璃是透明的,有光泽。塑料外观,形状各异,用途广泛,玻璃茶叶,茶汤色泽鲜艳,茶叶嫩滑,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上下运动,茶叶逐渐舒展等。,一目了然,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我们冲泡的各种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内云雾缭绕,清翠欲滴,满芽满叶,苗条婀娜,赏心悦目,妙趣横生。而且玻璃价廉物美,很受消费者欢迎。

玻璃器皿的缺点是容易碎,而且比陶瓷热。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耐用、图案清新、便于携带、耐腐蚀而闻名。它起源于古埃及,后来传入欧洲。但是现在使用的铸铁珐琅是在19世纪初开始于德国和奥地利。珐琅技术大约在元代传入中国。

在明朝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中国创造了珐琅镶嵌的景泰蓝茶具。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可以说是中国珐琅业的开端。

中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在本世纪初,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珐琅茶具中,仿瓷茶杯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用网或彩色网装饰的网眩茶杯,层次分明,艺术感强;轻巧独特的鼓杯和蝴蝶杯;保温茶杯,既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又便于携带,放置茶壶、茶杯的彩釉茶盘,受到很多饮茶者的欢迎。但是搪瓷茶具传热快,容易烫伤手。如果放在茶几上,会烧到桌面。另外,“价值”低。所以用途有限,一般不用于家里招待客人。

陶土茶具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起初是粗糙的土陶,后来逐渐演变成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到表面上釉的釉陶。宜兴的古代制陶相当发达。商周时期,出现了几何印花硬陶。秦汉时期,已经烧制出釉陶。

陶器之首的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年就已兴起,成为一种独特而优秀的茶具,在明代非常流行。与普通陶器不同,紫砂壶内外不上釉,采用当地紫泥、红泥、团山泥烧制而成。由于烧制温度高,烧结致密,胎质细腻,不渗漏,看不见气孔,可长期使用,还能吸收茶汁,含有茶味;而且传热不快,以免烫伤手;热天喝茶的话,不容易酸;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断;如果有必要,甚至要求直接在炉子上煨。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古朴方正、色调古朴的特点,造型似竹节、莲藕、散节、仿商周古青铜器。《桃溪客家话》说“洋县(即宜兴)瓷壶自季初盛,顶相当金玉。”可见其珍贵。明珍享《长物志》记载:“壶为沙,盖不香不熟。”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出现了两位杰出的紫砂工艺大师——宫纯(宫纯)和他的徒弟石大彬。龚庙以前是尼姑庵,小时候武夷山的一个书生。他才华横溢,渴望学习。他在宜兴金沙寺陪师傅,经常帮寺里的老和尚做锅。传说寺内有银杏树,盘根错节,长满树瘤。他日夜看着它。它模仿树瘤,做了一个树瘤锅,独特而生动。老和尚见了大为惊异,便把自己毕生的制壶技艺传授给对方,成了有名的制壶大师。春祭产品称为“春祭壶”,造型新颖精致,质地薄实,被誉为“春祭壶,胜于玉”。“栗子是深色的,像古代的石头;顿胖聚精会神,怎么叫神仙。”石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大师所教的格局,做出了更多的小壶,点缀在精舍的几案上,更符合喝茶品茶的趣味。所以当时有一句推崇备至的诗:“信手有多种”,“龚仲彦说是大锅饭。”到了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发展。其中,清初的陈鸣远和嘉庆年间的杨彭年制造的茶壶在世界上尤为著名。陈鸣远制造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上有行书“明元”的印章,至今视为珍宝。杨彭年的产品优雅精致,全手工制作,无模具,完美无瑕,因此被称为“当代杰作”。当时的江苏溧阳知县陈满生酷爱紫砂壶,擅长诗词书法篆刻,专门到宜兴和杨彭年制壶。陈曼生设计,制作,陈雕刻。他的作品被誉为“满盛壶”。一直为鉴赏家所珍藏。清代,宜兴紫砂壶因其造型和装饰多样,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当时闽南、潮州等地用来冲泡工夫茶的茶壶,几乎都是宜兴紫陶器皿。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茶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瓷”。早在15世纪,日本人就来到中国学习制壶技术,他们仿制的壶至今仍被日本人民视为珍宝。

名家手工制作的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一件艺术品,过去说一两件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可使土与金抗衡。明代张岱《陶庵梦》曰:公淳为宜兴坛子之顶,为沙坛子,直于商、夷、之间而不耻。珍贵可想而知。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比如专门为日本消费者设计的艺术茶具,就叫“横柄壶”。根据日本人的爱好,壶面上写有书法精美的佛经,成为日本消费者品茶的好工具。目前紫砂茶具的品种已经从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比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一款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透气性好,烧制的双层保温杯用来泡茶,具有色、香、夏天不易变酸的特点。这种杯子的容量是250毫升。由于双层结构,沸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形状多样,有瓜轮型、蝴蝶纹型、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术家运用传统篆刻技法,将正字、草书、隶书、笼、篆刻等绘画和装饰技法运用到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性和实用性巧妙结合的产品。

茶壶的创造者据说是明朝宜兴金沙寺的一位不知名的和尚。他选用上等紫泥捏成圆形坯体,加上口、柄、盖,放入窑中烧制。有一个破盖的树胆壶,造型辉煌。它存在于北京历史博物馆,是春春唯一的传世品,但有人怀疑它是假货。自明代龚春因模仿老银杏树胆制壶开春而成名以来,明万历年间出现了韩东、赵亮、温昶、师鹏四位著名制壶大师,后有史大彬、李重方、徐友泉,清代则有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邵大衡等。近代有顾景舟、朱可心、江戎等。顾景舟最近做了提比锅和韩云锅,作为出国礼物。青年艺术家也是有才华的人。

紫砂茶具的款式很多,所谓“方不式,圆不一样”。在紫砂壶上雕刻各种风格的花鸟、山水、书法始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嘉庆以后,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曾经在茶壶上写诗和刻字。《沙壶考辨》曾记载,郑板桥自己做了一个壶,他亲笔写了一首诗:“你只有快嘴大肚,耳根高,才得意。量小容不下大事,两三寸水兴波。”

评价一套茶具,首先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一套茶具只有体积和重量的比例合适,壶柄便于提起,壶盖周边有缝,壶嘴出水流畅,色彩和花纹精致和谐,整套茶具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和谐结合,才算一套完美的茶具。宜兴茶具有这些特点。

紫砂茶具不仅为国人所喜爱,也为海外一些国家的人们所珍爱。早在公元15世纪,日本、葡萄牙、荷兰、德国和英国的陶瓷工人就先后仿制了中国的茶壶作为标本。18世纪初,德国人泰格尔不仅制作了紫砂陶器,还在1908年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器》的论文。本世纪初,紫砂陶器在巴拿马、伦敦和巴黎博览会展出,并在1932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金属茶具

金属器具是指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器具。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日用器皿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1500年,青铜器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祖先用青铜器来做盘子,盛水,做杯子,盛酒,这些青铜器自然可以用来盛茶。

从秦汉到六朝,茶作为饮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茶具也逐渐从其他饮用器具中分离出来。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具在内的金属器具。到了隋唐时期,金属器皿的生产达到了顶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套唐僖宗供奉的镀金茶具,是金属茶具中的稀世珍品。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元代以后,特别是明代以来,随着茶叶的革新、饮茶方式的改变和陶瓷茶具的兴起,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被认为是用水泡茶,以至于很少有人使用。但金属材质的储茶器皿,如锡瓶、锡罐等也不少见。这是因为金属储茶器皿比纸、竹、木、瓷、陶等密封性能更好。,并具有更好的防潮、防旋转光学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存。因此,用锡制成的储茶器皿仍在世界上流行。

石头茶具

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精心设计加工而成。因为石材具有硬度高、密度强、色泽自然、遇冷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抛光后不吸褐等优点。因此,用石雕制作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其实是赋予了石头灵性,水土结合,五行并进,让茶回归自然。用石雕茶具品茶,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目前市场上天然石材制作的石质茶盘种类繁多,可谓五颜六色。因为顾客已经接受了它的特殊优势,商机激发了商家开发更多的产品。石材茶盘,顾名思义,是用天然石材,雕刻一些含蓄隽永的主题作装饰,附在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茶盘上,从而形成茶具的新产品。一个作品一旦脱离了这些主题,就注定了这个作品没有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除非客户喜欢]

不难看出,石质茶盘的材质可以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种。规格:可分为规则型和不规则型。颜色:可分为纯色和混色。引流外观:可分为“隐藏”和“暴露”两种。排水方式:可分为储水式和直排式。雕刻方法:可分为平面写意雕刻和平面照片立体雕刻。

石材茶盘的选择:一定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来选择。第一,整体要有韵味和吸引人的感觉,材质要自然,颜色要纯正,比如纯黑色和浅绿色,其主体不得含有人工着色。二:规格有方有圆,但一定要规范,以显示尊严和稳重。三:雕刻内容的表达要含蓄深刻,通俗易懂,有联想空间。四:新颖优雅,简洁卫生。五:容易收藏,边角不伤人。

天然材料受千百年影响,颜色和品质是人工合成无法替代的。无论哪部作品吸引你的地方没有自己的特色,即使有也无所谓。选择石材茶盘的纯色,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因为混色很难达到理想的协调色,所以混色容易刺激视觉神经,造成眼睛疲劳。甚至会让人觉得坐立不安。只有选择石质茶盘的整体轮廓加以规范,才能显得端庄稳重,这也是规矩出方圆的原因。选择石茶盘图案的创意表达内容一定要含蓄深刻,通俗易懂。庸俗和低调更能显示人性的低下。缺乏文化背景的弱点。石材茶盘的新颖简洁是因为社会的进步而选择的,新颖的设计和良好的创意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品茶涉及高级享受和健康,简洁易清洗是卫生的保证。关于石质茶盘的雕刻,左边棱角一定要钝角,尽量避免镂空和沉雕。钝角可以减少或避免对儿童幼稚皮肤的意外伤害。平面立体雕、镂空、沉雕增加了雕破的概率。一旦雕坏毁容,收藏的信心就白费了。写意平面雕刻是为了克服石雕茶盘平面立体雕刻的最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