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如何再利用?

1将挖好的池塘粉刷在高滩上,放入虾苗,利用池塘中的海水进行吸污、更新和再利用,不用排灌代替池水,实现了“一池养虾”,亩产1000斤以上。这是广东雷州新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研究创新,研发出的对虾循环水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日前,广东省科技厅、中科院南海研究所等相关科研单位鉴定通过了这项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帮助养虾户解决虾病问题,大大提高养虾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对虾循环水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采用防渗土工膜覆盖虾池底部,使虾池易于消毒和清洁,将污染隔离在虾池外围。同时,利用循环水处理池中的泥沙,使池水由浊变清回流到池中,利用各种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防治虾病,放苗后不施任何药物,实现对虾“零药”生态一塘养殖,实现“一塘有水”。技术鉴定部门认为,该技术达到了国内循环水养虾的领先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人们在探索可开发能源的过程中发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潮汐发电。近年来,还采用了利用波浪和潮流发电的技术,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实际应用成果。然而,人们的探索并不满足于此。有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并预言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可以满足世界20%左右的能源需求

海洋是太阳辐射热能的巨大收集器和储存库。其表层水温可达20℃~ 30℃;深层海水的温度接近零摄氏度。科学家设想用地表海水加热低沸点液体,如液氨,液氨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同时,氨蒸气被从深海抽出的低温海水冷却,使其还原为液态。这样循环利用海水的温差,就可以继续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的优点是不受天气影响,输出功率稳定。最适合热带、亚热带海域。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论证,利用海水的温差,建设10万千瓦输电能力的电厂是可能的。

利用海水的温差发电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为开采海底石油和多金属结核的设备提供电力,可以就地从海底冶炼矿物,省去了很多运输上的麻烦。可见,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科学探索,展现了人类向海洋索取能源的美好前景。

海水淡化包括蒸馏、反渗透、电渗析和冷冻。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其中反渗透法能耗最低,回收率为40%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能耗为3.5度/m3。然而,从实用、可靠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蒸馏法对大中型海水淡化是最有利的。

现代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在生产规模、节能指标、安全运行周期和设备寿命等方面优于传统蒸馏法,而且在大规模海水淡化方面也优于其他技术。如在科威特使用的。

热电制水得到的脱盐水的能耗和成本可以达到目前生产可以接受的水平,对水质要求高的场合,如电厂、锅炉等。供水价格明显低于长距离水运价格。根据天津大港电厂和天禄碱厂的实践,每m3脱盐水成本为1.70元,闪蒸法淡水含盐量为3mg/L,混床处理成本为0.60元/m3。而海水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脱盐水成本为3.10元/m3;;如果大规模使用核电淡化海水,每立方米的生产成本可以更低。

双目制水不仅使高压蒸汽的能量值得充分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降低了发电和海水淡化系统的设备成本和基建费用。国外很多沿海工业基地。很多依靠海水淡化提供水源的人都采用了热电制水的技术,比如前苏联的舍甫琴科工业区,美国的德士古化工区,意大利的托雷斯石化基地,中东国家的很多海水淡化厂。1986中国天津大港发电厂从美国ESCO公司引进两套3000m3/d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

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也可用于提取溴,并将其供应给制盐厂。

目前国内设计生产的海水淡化装置多用于海岛,规模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