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口经济发展

在华中地区的经济版图上,这是一片不容忽视的热土。

就面积而言,这是个小地方。方圆192.7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一个乡镇的面积。但是和能量比起来,就很神奇了。去年工业总产值750多亿元,财政收入63亿元,平均每平方米产出效益6000元,位居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片绿草如茵的黄土丘陵到华中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以17的变迁,展现了荆楚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

产业集群催生“武汉板块”

法国PSA,日产,本田,东风。

去沌口,四大汽车巨头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CRV,思域,307,206,富康,毕加索...每个汽车品牌都有许多极具竞争力的子品牌。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中国汽车版图上构筑了一个个耀眼的“武汉板块”。

数字最能说明“武汉板块”的分量:7家整车厂,已建和在建97万辆;去年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 * *生产汽车33.8万辆,33.4万辆国产汽车从这里驶向全国,总价值41亿元。

整车企业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军团。

日本理研、美国康明斯、法雷奥、昭和企业...已有160多家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

这真是一个奇迹。17年前,开发区汽车建成的时候,整个沌口还是一片荒野;现在,从R&D,生产到配套,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已经昂起了头。

奇迹的背后是65438-2007年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清晰主线:龙头企业聚集上下游企业,从大项目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

打开神龙的开发日志,主线清晰可见。

1991年,神龙一期15万辆项目落户,开发区随即对其上下游企业展开招商,降低门槛,国内5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迅速进驻,形成“神龙集群”。

围绕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带来了配套成本的降低和国产化率的提高。2006年,神龙公司国内总配套量已超过总配套量的70%,一些关键部件的设计能力明显提高。

资本从来都是有利于产业的最密集、最完善的领域。今年神龙武汉第二工厂开工建设,产能迅速提升至45万辆。

不仅是汽车方阵,海尔、美的等国内龙头企业,加上TPV、唯冠等国际巨头,形成了武汉开发区电子电气产业的集群效应。今年的目标是300亿元,成为全区第二个产值超百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自主创新成就“武汉创造”

去年,5438年6月+10月,武汉开发区向全世界宣布,两年内,汽车产量将突破1万辆,产值1亿元,直指“中国汽车之都”。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武汉开发区,怎么这么有底气?

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昌刚说,33家中外汽车R&D机构是最大的信心。

这些R&D小中心不是闲人。

柴油机行业跨国公司康明斯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R&D中心,自主研发了汽车的“心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发展的转变。

作为全球65,438+00个R&D中心之一,世界车灯巨头法雷奥的亚洲R&D中心已有70%的产品销往海外。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即将走出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车;东风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已经生产出混合动力公交车...

在过去的五年里,R&D中心已经产生了超过65,438+0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和产品。

这只是开发区自主创新的一个方面。罗昌刚认为,一流的开发区必须具备一流的R&D能力。只有从“武汉制造”向“武汉创造”转变,开发区才能持续发展。

开发区源丰公司受国外技术启发,自主研发了适合我国行人多、刹车使用频繁、强度大的特点的新型气压盘式制动器。2002年获得国家专利,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95%以上。

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武汉TPV自主研发了单频机,成为世界上唯一能生产单频机的厂家。

在开发区,从企业生产成品,到流水线上的一个小环节,创新元素随处可见。

为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区每年将拿出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奖励自主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开发区成立了投资担保公司,培育了100多个“信用社”,形成了100亿元的融资能力,促进了整体R&D能力的提升。

集约开发建设“绿色公园”

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东风有限公司将总部和R&D中心设在武汉,却没有合适的土地。武汉开发区收回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闲置土地,使东风顺利落户。

开发区另一个项目占地370亩,只签了投资协议,还没开工。2006年,开发区依法收回土地,移交给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目前工厂投产一年,产值已达5亿元。

武汉开发区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先后劝退投资少、效益低的企业30余家,复垦闲置低效土地4600亩。换来的土地,重点保证产出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节约土地,武汉开发区管委会改变了绿化模式,不再要求企业建设“花园式工厂”,而是增加了76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绿化率提高到35%,工厂的容积率也提高到1.3,远高于一般工业用地0.5的容积率。

总投资2.55亿元、年产值6亿元的日资项目将落户。由于对环保细节的质疑,开发区多方走访,最终敲定了环保协议。水电的能耗比它在日本的工厂还低。惊讶之余,商家对武汉人的环保态度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没有“土地投资”的优势,但“国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服务吸引了众多投资者。2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集聚,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达到600654.38+亿元。

沌口在发展。